一种新近流行的论调认为,中国人特别喜欢蹲这种姿势,蹲着吸烟,蹲着聊天,蹲着吃东西,蹲着笑,蹲着打量路人,蹲着思考人生……一个外国旅行者在日记中写道:“在中国,最让我惊奇的事之一,是中国人随时随地蹲着的能力,即便没什么事也能蹲半天。”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在公共场合蹲着,似乎是一种不够优雅、甚至失礼的动作。不过我们要说的是,只有中国人才会蹲着吗?
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一个和尚蹲在地上用手指和水清洁牙齿。
1
作为一种休息姿态,蹲为什么会“不雅”
蹲,两腿弯曲如坐,臀部不着地。这是一个原始、本能的动作。蹲下,使身体的肌肉放松。灵长类的身体构造,使得我们和猴子、类人猿都能够轻易做出这个姿势。
但是据说欧美人对这种动作很不擅长。从他们对动作的命名就可以看出——亚洲蹲。他们把这种姿势和某些入侵鱼类一样视作外来。据一项网络上的调查,几乎100%的亚洲人能完成脚跟着地的“亚洲蹲”,而能完成并保持这个动作的美国人只有13.5%。而这13.5%中的9%是美籍亚裔,剩下就都是瑜伽狂。
不过从外国人的惊奇来看,他们不擅长蹲似乎是真的。比如欧美人来中国,往往不能适应中国的蹲厕。因此他们提出某些解释,理论之一是亚洲人腿比较短,所以容易采取蹲姿;理论之二是亚洲人的韧性比较好,所以擅长蹲着。不管怎么样,在他们看来蹲都是中国人的专利。而现代社会,蹲会被认为是一种不雅的姿态,原因大概是因为这种动作类似排泄。
传统的中国人也不认为蹲是一种优雅的姿态。有修养的贵族、知识阶层绝不会轻易摆出“蹲“这个造型,只有没有礼数的“野人”“夷狄”,才会堂而皇之地蹲着。
古书中对蹲的描述比比皆是,比如《周书》就说:“狄人……蹲踞无节”,《后汉书》也说:“夫戎狄者,四方之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
通俗地说,在贵族阶层眼里,一个人如果没事喜欢当众蹲着,那就跟鸟兽没什么区别。一个有修养的人,只有在很私密的场合才会蹲下来。而蹲着排泄,则被认为是粗野的穷人专利,他们没钱修建厕所,只能随地蹲着排便。
2
人类的贫富分化,带来了对蹲的歧视
除了排泄的联想,“蹲”的姿势被普遍歧视的原因,是因为贫富分化。蹲作为一种本能的动作,在人类的童年的时候并没有被歧视。小孩子都喜欢蹲下去玩耍,没有人会觉得这样不好。只是随着人的成年,蹲还是不蹲,成为区分人身份的一种标志。
人类最初的休息姿态,除了躺下之外,一般都是席地而坐。唐代之前的中国人一般是跪坐,坐在席子或者毯子上。到西汉有了榻,可以在跪坐的时候跟地面保持距离。到东汉,从中亚传来胡床,也就是折凳,中国人才第一次垂下脚坐着。
但是不管是席子、毯子还是榻、胡床,还是后来的椅子,都意味着有居住的房屋,有家庭财富的积累。一个流离失所的穷人是没有办法置办这些家具的,所以他需要休息的时候,要么坐在地上,要么只能蹲着。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比较少有蹲着的习惯,而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北方地区,蹲着的休息习惯被更多保存下来。所以,蹲着还是不蹲,可以把人分成没椅子的和有椅子的两个阶层。这个区分重要吗?
我们引用一段《东邪西毒》的台词,或许能帮你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你们觉得十两银子这个价钱很贵吗?那你们可以找几个便宜点的。那边有几个不穿鞋的,你们给他几两银子他就很开心了。那些连鞋都没有的刀客,你对他们有信心吗?我不敢说我这个朋友的武功比他们都好,但是我现在跟你们说的,是你们一家大小二十几口人命的安全。至少在这方面,你们应该相信一个穿鞋的人吧?”
3
不是只有中国人会蹲,外国人也会
虽然蹲着被一些外国人认为是亚洲甚至中国特色,但我们必须以事实声明,蹲着的爱好并不是东亚人民的专利。
南亚的印度人同样爱蹲着,而在欧洲人中,俄罗斯人也很擅长蹲着,他们被称之为“俄罗斯蹲客”。他们也像中国人一样,无所事事,衣着随便,三三两两或者声势浩荡地蹲在路边、墙角,以及随便什么地方。
至于自诩因为生理结构蹲不下去,只愿意把蹲作为一种健身动作的美国人,其实也曾经是蹲的爱好者。1950年代末期,美国的年轻人中曾经兴起过一阵“蹲着”的热潮。据说这种姿势来自印第安人,南方的大学生们推广了这种姿势,他们蹲着读书,蹲着聚会,蹲着吃东西。
这段莫名其妙兴起的风潮,很快也莫名其妙地结束了。不过留下的记录足以证明,所谓西方人不能蹲着,蹲着只是中国人的独特习惯的说法,只是一种现代生活带来的错觉。
据《淮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