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舸
花1元就有可能抽奖中一部苹果手机甚至是汽车……近期,1元夺宝、1元云购等众多网站吸引了大批网民参与,上演了一场场“抽奖狂欢”。然而“以小博大”的背后,甚至有网友称几年内痴迷于“1元云购”平台花费了十万多元,而中奖者却寥寥无几。集中调查发现,在这类网站的背后,埋藏着不少“坑”,不仅存在平台暗箱操作的现象,还有代抽、合资等诸多玩法,稍有不慎就“赔了夫人又折兵”。(《新快报》)
“1元购”勾勒了一个无比美妙的幻象,就是人们有机会只花区区一元钱,就能获得之前需要几十元甚至更高费用才能买到的商品。“1元”带给受众的强烈心理暗示,也就是这几乎是成本为零,而“购”字则突出了一旦成功可以获得的丰厚回报,也就难怪不少人为之心动并行动。
但是,“1元购”没有告知网民的,是其极为低下的成功几率,以及可能会存在的内部操作等种种猫腻。它放大了占便宜的人性弱点,同时精心设置了足够多的信息盲区,让人们踏入其中而不知中招。尤其令人觉得可恶的是,围绕“1元购”,还延伸出更多的灰色链条,包括明为代抽实则诈骗的钓鱼模式,以及打着众筹、合资命运抽取佣金的牟利平台,都是在利用不少网民的弱点,少数人赚钱而让网民埋单。
“1元购”背后的利益链条,正随着越来越多网民沉迷其中而壮大,两者之间构成互为循环的关系,代抽、众筹等牟利者会成为“1元购”吸引更多人投入的帮凶,助长其畸形发展态势,让更多网民被诱导进入,又会刺激更多的灰色链条经营者,如同闻到某种味道的秃鹫蜂拥而至,对于网民的钱袋子肆意吞噬。
近期,不少地方的公安、工商及民间组织纷纷发声,对其存在的问题对公众予以警示,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更是呼吁有关部门尽早介入调查。因此,监管部门应形成管理合力,网络管理部门可以对类似网站平台进行调查,规范“1元购”之类活动存在的不规范现象。
在赌局面前,不少人往往容易失去自制力,但社会不能丧失自净能力,“1元购”到底是不是骗局,害了多少人,如何加以防范并消除其生存土壤,这一切都有赖于监管部门的及时出手,给社会以真相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