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亲子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8月11日 星期

莫小瞧“好孩子”的坏毛病


□孙云晓

近日,朋友圈里一篇“某名校校长致合唱团家长的一封信”火了。这篇文章提到,这所名校合唱团的孩子在国际大赛中夺得银杯,却不懂礼貌、不会主动帮助别人,在文明礼貌和礼仪上缺乏教育。文章引发了不少老师和家长的共鸣。 

有人反思“好孩子”为何有这么多“坏毛病”,这个想法本身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何为“好孩子”?很多父母和老师在这一点上就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学习成绩好,才艺特长突出往往成为父母和老师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标准的要求下,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往往会存在急功近利、重智轻德的问题。 

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综合的、平衡的教育,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智力教育,更需要关注孩子的品德和人格教育,并且要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但很多学校和家庭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不仅经常忽视孩子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教育,甚至为了追求学习成绩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把教育功利化,忽视孩子的人格教育,其本身的教育措施和方法都会走偏,甚至走向极端,孩子的最终教育结果当然也是片面、失衡的。其实这种错误的教育倾向普遍存在,只不过这次连北京知名学校都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加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这种教育失衡的现象?我认为家庭和学校应该确立教育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即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而具体途径应该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入手。比如针对孩子大声喧哗、插队等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社会性习惯来解决;针对孩子缺乏爱心、不肯帮助同学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其仁爱习惯来纠正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