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8月12日 星期

状元笔记 与其拍卖不如赠送


□王 莹

近日,一家拍卖平台首次将河北、安徽、贵州等6位省级高考状元的笔记集中进行拍卖,6名状元拿出17件拍品,最终拍出笔记6件。(新华网)

虽然状元光环无可厚非,由此产生的状元经济近年来也一直市场火爆,但拍卖状元笔记的行为依旧让人感觉荒唐。在很大程度上,它反映出人们对于状元的一种过度消费。在高招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唯分数论”情结。

自各地陆续公布高考分数以来,各种状元新闻不绝于耳:名牌大学为多争一个状元不惜“围追堵截”、连夜抢人、相互拆台;一些地方重奖状元学生、家庭以及学校,奖金令人咋舌。

与状元相生的还有红火的状元经济:状元一对一辅导、状元大讲堂、状元面对面……现在,又多了拍卖状元笔记。

诚然,状元们能在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中获胜,一定有值得借鉴的学习方法和堪被膜拜的学习笔记。能得到状元们的“真传”,或多或少也会对学子们有所助益。但当“秘籍”与拍卖结合,这一切都变了味。

高价竞拍,让状元们沦为商家的赚钱机器,在很大程度上损耗了状元光环,大大降低了状元激励的正能量效应。

在全国高考改革以及高招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价竞拍学习笔记不仅没能对高考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家长们高价拍笔记,反倒渲染出一种浓郁的“一考定终身”氛围。

当然,对于拍卖笔记的反对并不意味着状元们失去了对于社会的激励意义,只是明确一点:用钱的方式衡量和消费状元,是最无效的激励。

状元身份对于学子们的真正价值在哪里,如何以一种温暖、有爱、自然的方式传递出状元们身上的正能量,是包括家长、学校、状元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应该认真思索的话题。对于状元笔记,与其拍卖,不如爱心送出更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