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潇
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有两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一个是现实存在的,供自己避风遮雨、安身立命,称之为爱的港湾;另一个是虚无缥缈的,却无时无刻不承载自己的喜怒哀愁、悲欢荣辱,称之为精神家园。
周日,漫步沙澧河堤岸上,我找到了精神上回家的感觉。
也许是在钢筋水泥的构架中生活了太久的缘故,熟悉的都市喧嚣,熟悉的世故圆滑,熟悉的浮躁麻木……在踏上这片厚实温润清香漫溢的黄土地后,一切都觉得恍如隔世,遥不可及。一种久违了的感动,一种似乎遗忘了的神清气爽,傍着两声清脆的鸟鸣油然而生。
入眼到处是绿色,到处是烂漫,到处是生机。在城市里,虽然朝霞早已将美丽的印记放大成了耀眼的红,可心理与色彩无干。也只有这时候,站在这个广袤的葱茏的安静的世界里,才如此深切地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人生的曼妙,继而对曾经白白流失掉的光阴产生深深的惊叹……
乱花渐欲迷人眼,此情景可入画。看,成熟的果实隐约枝叶之间,像片片美丽的云霞,夺人的眼,勾人的魂,再吐着少女般的芬芳和清香,摇动起婀娜的身姿,即便你从不饮酒,怕也要醉了……再瞧,杨柳吐蕊,一望无际。微风徐来,柳丝如同自由自在地跳舞,尽情地向你笑啊、笑啊……连绵回旋的桃树林是断断不能不驻足观看的,有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叹的是离人,说的却是桃花的风韵。又曰:“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今年沙澧河岸边的桃林因为天气的原因,花期见短,果实不丰,却独显其风骨。果实如少妇脸,成熟庄重,令人垂涎欲滴,谁能不流连忘返?
半躺在内堤的土坡上,看流水东逝,河柳轻拂,不紧也不慢;听鸟歌蛙鸣,草虫呢喃,不急也不缓。恰有老农河边挑水,相邀而坐,燃支香烟,无拘妄语,朗笑声透彻云天。忆及东坡居士的“不辞常做岭南人”,忆及陶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蓦然有了“但愿常醉不愿醒”的冲动……
潇曰:于浮躁处扪心问,唯有宁静风自来。茫茫尘世,或锄禾当午,或落雨听禅,若能时时洗涤内里之繁芜,保有赤子之初心,善持心灵之家园,则人生必且行且喜,且行且惜,处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