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博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8月18日 星期

田径器材进化史
计时 冠军才有计时成绩
鲍勃·比蒙在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的惊世一跳。

早期的田径比赛,裁判员都是用口令和手旗发令。后来,起跑令被枪声所取代。发令枪的枪声是运动员起跑时出发的信号,枪烟是终点计时员起动秒表的信号。枪声、枪烟比口哨声更清晰,比手旗更便于判定起动秒表的瞬间。

在现代奥运会初期的几届竞赛中,秒表还是稀罕之物,比赛成绩,有时只有第一名或前三名才有具体的分、秒成绩,其他名次只按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定。由于表的误差,人们反应能力的差异,使计时裁判成为十分困难和劳累的工作,引来的纠纷与麻烦也不少。直至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瑞典首次在体育场内安装了电动计时器,高科技成果才开始步入体育场。

田径场 最早是马蹄形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田径场采用的是马蹄形场地,跑道距离333.33米。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首次采用环形跑道,跑道周长500米。第三届奥运会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体育场跑道呈椭圆形,长536.45米,另有一个220米的直跑道。第四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田径场仍是536.45米,但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铺设了煤渣与石灰混合的跑道。第五届奥运会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田径赛场周长383米。

第六届奥运会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取消。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第七届奥运会,第一次使用了400米跑道。后来,除第八届奥运会,都使用400米标准跑道。

赛道 从黄土煤渣到塑胶

前几届奥运会,体育场里的赛道都是黄土铺成的,遇上下雨还会泥泞不堪。直到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时,才第一次有人想到用煤渣铺垫跑道,竞赛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煤渣跑道在世界大型运动会中沿用了半个多世纪,它比黄土地要优越,有一定弹性和渗透性,用材经济,但易受风雨侵蚀,平时保养很费工,每三五年要翻修一次,更主要的问题是弹性不理想,不利于运动员水平的发挥。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塑胶跑道。1975年,我国第一个塑胶跑道田径场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建成。运动员最初试用,由于习惯了煤渣道的跑法,不适应塑胶跑道的弹性,总要向前跌倒,后来经过改进跑步动作才逐渐适应。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