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副刊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8月25日 星期

天镜浮空


□李树友

20世纪80年代,我在高中教语文时,老作家碧野的散文《天山景物记》给我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文章开头亲切自然,引人入胜,至今我还能背诵出来:“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

碧野笔下的“雪峰、溪流、森林”“迷人的夏季牧场”“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以及“天然湖与果子沟”,优美动人,令人神往。

当年,我给学生讲解《天山景物记》时,就萌发一个念头,有机会一定要到天山去看看。

碧野先生是1956年骑马进天山的,我是2016年7月乘车进天山的。时隔60年,物换星移,沧桑巨变。一路上,我睁大眼睛寻找,始终也没有找到碧野先生描写的“迷人的夏季牧场”“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和“天然湖与果子沟”。不过“雪峰、溪流、森林”还在,并且一路伴我翻越50盘盘山公路,在身体前仰后合且对沿途风景赞不绝口之际,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旅游目的地——天山天池。

不过,我们不像碧野先生当年那么辛苦,骑着马几天几夜还没有走出天山。比碧野更幸运的是,我们不仅饱览了天山风光,而且到达了魂牵梦萦的天池,领略了天池的胜景。

天池由西小天池、东小天池和大天池组成。我们首先来到大天池北岸。天池北岸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堤坝,由古冰川终碛垄及山体崩落物叠加堆积而成,高289米,整个大坝似一条鳄鱼尾巴,故称“鳄鱼坝”。

天池大坝视野开阔,芳草萋萋,野花盛开,人流如织。这里是观赏天池美景的最佳位置。正前方是群山环抱、波平如镜的大天池,左边背靠大山,面向天池,三面青松环绕着幽静清雅的铁瓦寺遗址,右边则是内含八大景点的十万罗汉涅槃山游览区。

站在天池大坝北岸观景台向南岸望去,目力所及之处是蓝天白云掩映下的博格达峰,峰顶的白雪时隐时现,在天池的辉映下神秘莫测。博格达峰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博格达”蒙古语意为“神”“灵”。山峰奇特,壮观险峻,银装素裹,神骏异常,构成一片冰雪世界。博格达峰的高度虽然并不惊人,但它那陡峭的山体和雄伟的气魄却令人敬畏。

在天池要拍到博格达峰,需要运气和耐心。我们沿着天池栈道,走来走去,拍来拍去,等了好长时间,好不容易才拍到“欲抱琵琶半遮面”的博格达峰,而且仅仅是峰顶那一小部分。即使这样,我们也满足了。博格达峰总算没有慢待来自中原大地的我们,“偶尔露峥嵘”和我们见了一面。

“天池”,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一名乌鲁木齐都统写下《灵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赞誉大天池湖面“天镜浮空”,事实证明,恰如其分。

如果不是游船偶尔划破湖面,天池始终是一面天然的大镜子,而且是浮在空中的一面镜子。天池是一个天然高山湖泊,海拔1910米,呈半月形,酷似一个头南身北的葫芦,湖水清澈,晶莹如玉,风光如画,极为壮观。四周雪山环抱,层林尽染,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像宝镜一样的湖水映出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雪山森林的倩影。

温情风雅的天山天池,有着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风光,令人陶醉。如果不是驻足天池,精骛八级,浮想联翩,对毛泽东1956年6月畅想长江三峡的诗句“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就不会体会那么深刻。

由于天池海拔较高,所以四周的群山显得不够巍峨高大,它们或安静地矗立在岸边,或悄悄伸入天池,不再与天池争雄,自觉地将美丽让位于天池,他们好像天生就是来拱卫天池、烘托天池的。山与水如此和谐、相得益彰,不知给人类多少启发。

天池的美景,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丰富的人文积淀。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

20世纪70年代初,郭沫若陪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游览天池,随口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诗句,赞美天池秀丽与蓬勃兼备的大气之美。

天池出在天山,天山天池如同孪生兄弟,密不可分。从古至今,描写天山的诗文汗牛充栋,论影响当属李白。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在紧挨新疆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到没到过天山尚待考证,不过他写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却是事实,新疆人民因此而自豪。

我们依依不舍离开天池,途径“定海神针”,左转,东北不远处到达东小天池。人未至,远远就听到震天动地的轰鸣声,大有先声夺人之势。顺着曲曲折折的栈道,我站在一座悬崖边向下望去,只见一条约3米宽的瀑布顺着陡峭的山涧飞流直下,如狂飙似野马呼啸如雷,气势磅礴,震耳欲聋。瀑布落差足有200多米,看得人眼晕目眩。原来这就是闻名天山天池的飞龙潭,俗称东小天池。传说是西王母的干儿子飞龙的巢穴,故名飞龙潭。这里距大天池约500米,是天池水下泄形成的水潭,海拔1875米。

飞龙潭,一池挂两瀑。上接落差10多米的“飞龙吐哺”瀑布,下泄百丈崖飞珠溅玉的“悬泉瑶虹”瀑布,景色优美。若逢阳光折射,则彩练当空,气象万千。我们匆匆而来,走马观花,哪里会巧遇彩虹之美?不过,大天池绿如绸缎静若处子,与飞龙潭白练高悬动若脱兔,一动一静,动静结合,阴柔与阳刚,贤淑与躁动,前呼后应,融为一体,也让我们眼福不浅,有幸看到了天池的另一面。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