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8月26日 星期

让手机成为益友而非损友


□斯涵涵

8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来自全国的1937位大学生中发起投票,55.06%的大学生表示,暑假基本宅在家,刷手机度过。(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55.06%的大学生表示暑假基本‘宅’在家刷手机度过”,有的人一看见这个调查数据就大惊失色、忧心忡忡,立即将怒火对准“手机依赖症”猛烈炮击。这在笔者看来未免偏颇。

调查中有一组数据,72.87%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曾对暑假有过规划,36.28%的大学生受访者对自己的暑假生活表示满意。联系起来看,基本“宅”在家刷手机度过的大学生可能也包括在这些按规划进行、比较满意的群体之中。

今年夏天比较炎热,大学生离家数月,回家后待在家中休息调整也很正常,和各地的同学们联系、看各种资讯也多半在手机上,而“朋友圈”成为观察世界、宣泄情感的地方,加之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大学生暑假基本“宅”在家刷手机也不必太过惊讶。

手机的本质是一种交流传播媒介,是一个工具。信息化时代,手机已全方位介入我们的现代生活,利用得当,则如虎添翼,反之则深受其害。就大学生刷手机而言,排除负面影响,手机也可以成为阅读、讨论、交互、接收讯息的生活“助教”。由此可见,工具是否利用得当,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

当然,对于很多大学生坦承自己患有“手机依赖症”,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说实话,“手机依赖症”并不新鲜,近几年在围绕儿童玩电子游戏、过度玩手机影响夫妻关系时屡屡引发讨论,说明“手机依赖症”并不单独存在于大学生之间,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这个问题。任何工具一旦过度使用,便会陷入过度依赖、沉迷的泥沼。

“手机依赖症”已成为一个现代流行病,需要各方查找病灶,对症下药。对于大学生而言,关键在于要学会管理自己,制订合适的暑假规划并遵照执行,磨炼意志,树立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与态度,让手机成为益友而非损友,修身养性,使暑假成为学习乃至人生的加油站,而不是与手机抢夺时间与青春的“虚耗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