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红
“‘儿子’在QQ上发来信息说要买皮带,谁知道是骗子,被骗走了343元。钱被骗得不算多,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吧。”8月25日,市民李女士在朋友圈发消息说。
8月25日,记者联系到李女士。她告诉记者,8月24日晚上7点50分,“儿子”在QQ上问她在哪儿,让她帮忙抢购个皮带,由于她正在外面忙,就让他自己先选几个样式,等她回去后再买。但“儿子”非常急切地说,这个是限时购买,过一会儿就恢复原价了。李女士很无奈,就说发个红包,让“儿子”自己购买。但“儿子”说,他的微信上不去了,赶紧帮忙付下钱就可以了,只要一分钟就行。随后,“儿子”给李女士发过来一个二维码,让她扫一下然后支付。
李女士打开后,发现这个皮带价格为343元,就表示“太贵了,不买”,但“儿子”一个劲儿地喊着“妈,这个皮带有保修,可以用好几年,原价1300多元呢,这是限时抢购的,很划算……”“别人都有就我没有,就这一次,我以后保证听话……”缠不过“儿子”,李女士最终还是同意买了。
当李女士支付343元后,“儿子”又发过来一条短信,称“订单失效再帮我付一下”,李女士感到奇怪:明明已经付过钱了。“儿子”马上又发过来一条短信说:“刚才那个是虚拟的支付,所以需要再支付一下,刚付过的钱明天就退给你了……”这时候李女士更加怀疑了,于是就拨打儿子的电话,但拨打了一二十次都处于正在通话状态。李女士立即在QQ上问:“为什么你的电话一直在通话,通话时还能同时发信息?”“儿子”说,他是在跟卖家通话,李女士越发怀疑儿子的QQ号被盗了,要求“儿子”接电话,并明确表示“不接电话,不付钱,我怀疑你的号被盗了。”但“儿子”又用苦肉计说:“妈,我到底是不是你亲儿子,我就是想要条皮带啊……”
正当“儿子”一直缠着让李女士再付一次款时,儿子的电话通了,称他的QQ号刚被盗了,他没有让李女士给他买任何东西,而且这个骗子还给他所有的好友都发了让买皮带的信息,刚才电话占线是朋友们在打电话核实情况。至此,李女士确定,她就是遭遇了骗子。“这骗子真是无孔不入呀,跟儿子的口气太像了,连发信息时先喊妈的习惯都跟一样,这真是摸透了当妈的心理。这次就算买个教训吧,以后一定要先给儿子打电话核实。”李女士说。
原帖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