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9月1日 星期

环线美了


白云山路上,洒水车来回作业。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曾经,由于长期处于失管状态,城市环线路和城乡接合部一度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自“两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对城市环线路及城乡接合部进行了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8月31日,记者采访发现,城市环线路和市区道路一样,干净整洁;位于城乡接合部村庄的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极大改观。

白云山路:入市路口全部硬化

绿化带内绿植修剪得整整齐齐,道路中间隔离墙上黑白相间的标志线清洗一新,洒水车来回作业对路面进行洒水……8月31日上午,记者行驶在白云山路上,感觉跟市区内道路一样,虽然不时有大货车经过,却不再有灰尘扬起来。

“以前路面坑坑洼洼,风一吹就有土飞起来,俺出门都不方便,更别提让客户来修车了,生意惨淡。”在白云山路与辽河路交叉口附近经营汽车修理店的刘学仁说,“路面硬化后,再也不踩泥了,也不担心有积水了,客户也慢慢多起来了,俺的生意好做多了。”对于新修的水泥路,刘学仁格外爱惜。由于修车时经常难免会产生油污,他特意找来大块的油纸铺在上面,修车时就在油纸上面进行,“这么好的水泥路俺可不舍得把它弄脏。”

“之前城市环线的支路口基本都是裸露的黄土,车辆进入市区时连带着厚厚的灰尘和泥土,如今,城市环线的近百个入市路口和场院全部进行了整治和硬化,消灭了黄土裸露,抑制了扬尘,又美化了环境。”市两城同创指挥部督导一处副处长杨文钦告诉记者。

南环路:臭水沟改造完毕

“以前路两边都是私自搭的棚子、敞开式沙厂和废品收购点,在南环路上跑一趟,车牌都看不清了。”在南环路上负责清理绿化带内杂草的王桂兰说,现在路两边新增了绿化植物,还有洒水车、吸尘车来回作业,跟以前简单就是两条路。

“这条臭水沟里都是黑色的污水,蚊蝇滋生,这样多少年了,一直没有人管,经过这儿时都不敢开车窗,实在是太难闻了。”家住市区解放路南段的李阿姨说,没想到这么快就修好了,一点味儿也没有了。

“这条明沟于今年6月中旬开始实施改造,施工难度大,但多部门联合,终于7月15日完成施工。地下铺设的管道接通后,在原来的明沟里种植绿化草,还有未绿化部分覆盖上了防尘网。”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局长严建福说,“地下管道铺设完成后,这附近的排水都通畅了,之前一下雨就积水的现象消除了。下一步,这一管道将纳入城市排水管网管理,定期清挖,保证井盖完好、管道畅通。”

城乡接合部:村庄变干净了

曾经,城市环线沿路村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杂乱无章,建筑材料场随意设置,废品收购站点多,建筑装修废料和生活垃圾随意倾倒造成垃圾围城,污水绕城,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随着我市“两城同创”工作的开展,位于城乡接合部村庄的村民越来越感受到“两城同创”带来的实惠。“以前这儿就是土路,还有成堆的垃圾,路两边可脏了。”源汇区干河陈乡何王庄村村民宋玉然指着村口的一条水泥路说,经过集中整治,村内道路重新硬化了,还在道路两侧增设了绿化带、配备了垃圾桶,“俺村的居住环境改善了很多。”

“俺们以前来南环路上办事了,回家就得洗澡,不洗澡就感觉浑身上下被灰尘裹着,你看现在,在这条路上随便走,一点儿灰也没有。”干河陈乡闫庄村村民张连周深有感触地说。

“在过去,经常有人说城乡接合部里,城市就是城市,农村就是农村,差别很明显。经过整治,城市环线及城乡接合部出现了新面貌,道路干净整洁、绿化全部覆盖,目之所及,井然有序、赏心悦目,与城市中心区域浑然一体,城与乡的环境面貌不再有明显的过渡带。”杨文钦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