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梅
又到开学季,看到村里的孩子们背着新书包、带着崭新的文具上学去,不由得又想起了40年前,我上小学时与铅笔头有关的往事。
现在,开学前,父母的一件大事就是为孩子准备学习用具,各式各样的铅笔、钢笔、橡皮,好看又耐用。不像我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连铅笔都买不起。我经常在地上捡拾同学们不要的铅笔头,短得几乎捏不住。我把铅笔头削尖了,拿来写字。这样,我的铅笔盒里,总是装着满满一盒铅笔头。
1975年夏季,我读小学五年级。那年“六一”,学校要进行一次期末考试。我们全班共40名学生,有三分之一都请病假了,原因是他们的脸上长了痄腮(流行性腮腺炎),疼起来很难受。当时我也长了痄腮,只是我没有请假,因为我能忍受住疼痛,也不惧怕考试。
那天,上课的钟声响过,我们早已等候在教室里。老师把卷子发放在每个座位上,有的同学看见卷子就紧张,越紧张就越出差错,铅笔尖一摁,折了,拿起小刀就削,削得越快折得越多,折了再削,反反复复,已经耽误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当时,我在做着题,无意间瞟了他们一眼,心想,不如把我存放的削好的铅笔头给他们,解一下他们的燃眉之急。于是,我大胆地举起手来,“报告老师,我把削好的铅笔头借给他们吧!”老师批准了,几个正为铅笔苦恼的同学欢喜了。
我把我的铅笔头中较长的挑出来,分发给需要的同学。他们不会想到,我忍受着两腮的疼痛,利用下课的时间,把捡来的短短的铅笔头,用生锈的小刀,一刀一刀削尖。
从此以后,同学们不再因为我常常捡铅笔头而嘲笑我,也不再说我是穷人家的孩子没出息,有的同学还主动送我崭新的铅笔,他们怕我不接受,就偷偷放在我的书包里。有的同学还提议,每天扫地捡到铅笔头,都要主动交到我手里。
小小的铅笔头,一直印在我脑海里。少女时代,我怀抱着诗歌梦,捏着那根根铅笔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歌;成年以后,我捏着孩子用剩下的铅笔头,继续我的诗歌梦。当我的诗歌发表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些铅笔头,它虽然渺小,但它们在我的创作路上,像一叶叶小舟,帮助我打捞出许多新鲜的语言和文字。它生长着文学的参天大树,只要你用心去摇动它,它就会掉下如金子般的珍贵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