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漯河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9月23日 星期

78岁老人坚持出摊理发60年
传统剃头手艺赢顾客称赞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近日,网友“流金岁月”在朋友圈发消息说:“在街上碰见个老人,已经78岁了,还自己带着工具在路边给人理发,很多人排队等候。现在这种传统理发方式越来越少了,而很多老人喜欢这样的理发方式,不习惯在理发店理。我也很想尝试下。”

9月20日,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记者在市区黄河路一个胡同里,见到了正在为市民理发的李玉德老人,倾听他与理发的故事。

传统剃头手艺受青睐

理发老人叫李玉德,家住郾城区龙城镇大李庄村。自从18岁学会理发以后,他就四处跑着为人理发;几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布漯河的街头巷尾及多个村庄。

“是用刀片剃头吗?”看到李玉德老人在用刀片为顾客剃头,市民周先生惊喜地问道。在得到老人的肯定答复后,周先生连忙把自行车停在墙边,站在老人一旁等待理发。“我喜欢这种老式剃头,再加上刮胡子,这样下来,真是一种享受啊!”周先生说,“现在会用刀片剃头的人越来越少,想找个用刀片剃头的理发店,难得很。”

尽管没有理发店里舒适的理发环境,但凭借娴熟的理发技巧和传统的剃头手法,李玉德老人很快赢得了市民的“追捧”。“

“你能不能隔一两个月了来俺这儿一次?”家住黄河路兰乔圣菲小区的余先生说,与充满香味的理发店相比,他很钟情于街头老式剃头,“跟小时候理发一样,简单省事,价格还便宜,才6块钱。”

几十年来,骑车出摊理发

几样简单的用具,组成了李玉德的理发摊。如果有人前来剃头,李玉德先烧一盆热火,为顾客洗头,洗完用毛巾擦一下,把顾客让在一把椅子上,就开始理发了。理发时,老人始终站着。“有时候忙一天,到晚上睡觉时,浑身都是酸的,不过干几十年了,我都已经习惯了。”李玉德说。

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李玉德就会骑上电动三轮车四处跑着理发。“最开始,我就担着扁担,两头挂着理发用的东西,步行去周边的农村理发,后来换成自行车,再后来买了三轮车,这辆电动三轮车是新买的。”李玉德说,几十年来,他骑坏了三辆自行车和三辆三轮车。

只要跑得动,就坚持理发

李玉德说,他18岁学习理发,一年后就开始自己出摊理发,如今已有60年。平时他会经常打听着哪里有庚会,去庚会上理发,“会上理发的多,我有时候一天能挣100多块,但像平时这样出摊理发,一天也就三四十块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人一生未婚,目前居住在郾城区龙城镇一所敬老院。“我是家里的老大,父母身体都不好,我要侍候父母,还要照顾三个弟弟妹妹,时间长了,就把这事儿给耽误了。”老人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只要能跑得动,他就会坚持出摊理发,“也不图挣钱多少,只是觉得自己还能做点事情。”

原帖

采访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