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麓棣
昨日,本报刊登了部分市民随意采摘景观树果实,造成树木断枝等现象一文,引发不少网友热议。有网友在本报微信公众平台留言说“乱摘果实不仅破坏了环境,还影响了景观,不能随意摘”,也有网友认为“任果实掉落或烂在树上浪费,不如让市民采摘”。
【记者调查】
景观树果实多遭“暴力采摘”
市区大学路上的枇杷树、嵩山路上的梨树,每到开花结果的季节,这些果树就不得不面对来自部分市民的“暴力”采摘。
每年四五月份是枇杷树开花结果的时候,就有不少市民采摘,由于枝干较矮,有些市民还打起上树摘果的念头。今年5月中旬,记者曾对此现象进行过采访,当时正好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站在路边伸手拽树枝,女的摘了几颗边吃边说“太酸了”,男的才把紧拽着的树枝放开。
7月份的时候,市区嵩山路道路两侧种植的梨树果实成熟,有的市民爬到树上采摘,有的市民拿着长棍在树下打果。每次“暴力采摘”过后,树上树枝折断、树下落叶成堆,一片狼藉。
“梨树、枇杷树、银杏树……几乎每到一种树木开花结果时,都没能逃过被采摘的命运。”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每次采摘完,地上全都是折断的树枝、洒落的树叶和一些残留的果实,看着真让人心疼。”
【网友热议】
路边果实能否随意采摘
“道路两则种植的果树是绿化街道、美化环境的,不能随意摘。”“绿化果树又不是私人所有,为什么不能摘。”网友对于街头的果实该不该摘,该由谁摘,进行了讨论。
“为什么不能随意摘?果实挂在树上固然好看,但成熟后不摘下来,既是浪费,又污染环境,还是随时采摘为好。另外,有些果子不去采,也会自己掉下,到时也是浪费。”网友“哎呦”说。
“当然不能摘!果树既然在街头、公园里,挂满果实就是一道风景,你摘了风景没了,这跟乱折街头花木一样,大家都应该去爱护它。市民要吃可以到市场上去买,不要贪小便宜而损害了城市形象。”网友“清风”说。
“这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毕竟果树也是绿化景观,涉及到所有市民的观赏效果,产权也并非私人所有,私人并无权采摘。”网友“随你便”认为。
网友“如果”说:“景观果树作为公共树木,应得到爱护,市民肯定不能私自随意摘果子。”
【它山之石】
其它城市是如何管理的
成都街道绿化维护队会统一摘下果子,送给辖区里的老人和孩子们分享。
苏州对于街头的白果树,发动志愿者成立专门的采摘队,将采摘下来的果实送给福利院和敬老院。
上海的绿化果树都是经过改良的观赏品种,抗病虫力强,成活率高,但果实味道酸涩,几乎无法食用。还有的地方,将绿化果树下放给附近居住的市民,让他们来负责日常的管护和采摘。
在中山市,园林部门通过喷洒一种特殊药物,为芒果树“节育”,令其只开花不结果。佛山市禅城区园林部门会派出工作人员和养护单位采摘成熟果实。深圳市采取提前清理果实的措施,同时在媒体上呼吁市民不要私自采摘路边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