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明日和未来杂技艺术节”上,河南省漯河市杂技团的段旭民等人表演的《三人钻桶》获金奖,一下子将漯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推向了世界,同时漯河市杂技团也被世界熟知。如今,《三人钻桶》获世界金奖还被列入《中国杂技大事记》中。
杂技《三人钻桶》
让世界了解漯河
1988年1月30日,《漯河报》一版以《市杂技团在巴黎获金奖》为题,转载新华社巴黎传来的消息。在“世界明日和未来杂技艺术节”上,我市杂技团段旭民、孙俊丽、王慧燕表演的《三人钻桶》编排新颖流畅,三位小演员身穿肚兜在直径不大的桶子里外钻进钻出,翻滚造型,颇得观众喜爱。
1988年10月12日,《漯河报》以《杂技精英誉满全球》为题,总结报道了市杂技团闻名海内外的新闻。据报道,市杂技团当时拥有演职员40多人。漯河建省辖市之前,该团设备简陋,道具缺乏,练功无场地,节目质量差,演出无人看,为生计四处奔波。漯河建省辖市之后,该团实行了聘任制、节目承包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激发了演职员的工作热情。为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杂技团采取了举办训练班、招收自费生等办法,选出了15名学员进行严格训练;为提高节目的艺术水平,该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先后从郑州、天津、武汉等地邀请艺术界的知名人士来团讲学,并选送学院到武汉、上海等地培训。经过两年的努力,节目全部更新,艺术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演出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从1986年6月,市杂技团参加了省第一届杂技比赛开始,陆续获得了一系列奖项。1987年4月,《三人钻桶》参加省第二届杂技比赛荣获特别奖,并参加了影片《杂技精英》的拍摄,该片已在国外发行。1987年7月,作为“中国河南少年杂技团”的一员。《三人钻桶》节目应邀赴日本演出,演出期间,东京、大阪等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还做了详细报道。1987年9月,《三人钻桶》节目一行三人在领队的带领下代表我国应邀赴联邦德国巴顿市参加“国际少年杂技演出”,为世界贫困儿童募捐。这是我国参加这一活动唯一的一个节目。1988年元旦,《三人钻桶》节目代表我国参加巴黎国际杂技大赛,荣获“世界杂技未来奖”金奖;9月,《三人钻桶》节目应邀代表我国参加有60多个国家参加的西班牙“国际杂技之友大会”并演出,这是我国派出的唯一的一个节目。
当年杂技小演员
如今开始带学生
参与表演《三人钻桶》的三位演员段旭民、孙俊丽、王慧燕,如今都在做什么?记者多方查询,但只联系上了王慧燕,其他两位已经不在杂技行业做了。8月12日在市杂技团排练厅,记者与王慧燕进行了交流。
王慧燕今年39岁,说话柔声细语。时隔28年,提起当年《三人钻桶》获得金奖的情景,王慧燕仍然有些激动。王慧燕是舞阳县侯集镇人,8岁时被父母送到市杂技团学习杂技。
“当时杂技团的状况不好,团里采取了举办训练班、招收自费生等办法,选出了15名学员进行严格训练,我是属于那种身材娇小,比较听话的孩子,所以这15名学员中就有我。”王慧燕说。
“当时老师特别严厉,每天大强度的练习,最瞌睡的时候,压腿的时
候就能睡着。”王慧燕说,她的老师是北京人,50多岁,体重150多斤,每次老师都会把身体压在她们身上帮助她们打开关节。“我们表演用的桶是纯竹子做的,数片竹片连接在一起,外面再用铁丝等箍住,直径只有20厘米左右,桶高60厘米左右,所以对身体的柔韧性要求特别高,我们可没少吃苦。”回忆起当年排练这个节目,王慧燕不由得笑了起来。
王慧燕说,从节目开始编排到最后演出,差不多排练了一年的时间,其间还去上海集训了几个月,进一步完善了节目的音乐以及编排等。1988年元旦,《三人钻桶》节目代表我国参加法国巴黎国际杂技大赛,荣获“世界杂技未来赛”金奖,说起《三人钻桶》获奖,王慧燕记忆犹新。
说话期间,王慧燕还拿出当时比赛获奖的照片,照片上的她带着甜甜的微笑。她说当时他们三位演员只有她坚守杂技行业,其他两位都改行做别的事情了。“做每一行都不容易,现如今我也落下一身的伤。”王慧燕说。
2005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便退下来教学生。言谈中,记者能感觉到,她十分喜欢这份工作,孩子们也都很喜欢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慧燕和孩子们配合,获得非常多的奖项。2005年底,在“河南第六届杂技大赛”上,由她参与编排的《冰凌之梦》获得金奖;2014年10月在“第四届杂技‘百戏奖’暨河南省第九届杂技比赛”中一举夺得三个奖项,即《红梅恋歌》获得金奖,《LOVE》获得银奖,《猫小姐》获得铜奖。“我现在的生活十分稳定幸福,我只想趁着身体还不错,多带出几个学生。”王慧燕说。
漯河市杂技团
取得骄人成绩
漯河市杂技团团长王耀新介绍,市杂技团成立于1969年。建团40多年来,几代杂技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不断开拓创新、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集文化、舞蹈、杂技为一体,具有鲜明艺术特色和雄厚技艺实力、享誉省内外的专业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民间杂技艺术的基础上,先后创新和发展了《三人钻桶》《抖杠》《柔术造型》《蹦床爬杆》《转碟》等一大批“高、难、新、美”的杂技精品节目,形成了精益求精、追求创新的艺术风格。
2013年在荷兰第18届恩斯柯德国际马戏节杂技大赛上,市杂技团《女子柔术》荣获“金小丑”奖,该奖是继《三人钻桶》节目获国际大奖后,时隔25年再次拿到的国际大奖;2011年河南省第八届杂技大赛上,《抖杠》获得金奖;2014年在河南省第九届大赛中一举夺得各类奖项七个,其中《红梅恋歌》再次荣获金奖。多年来,市杂技团先后在国内外杂技大赛中共获得各种奖项42个,其中金奖19个,银奖13个,铜奖10个。
记者了解到,随着漯河杂技团知名度不断提高,漯河市杂技团近年来多次受文化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委派承担着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务,对外文化交流十分活跃,多次赴亚、非、欧、澳、北美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商业演出和文化交流,受到高度赞扬和热烈欢迎。2009年参加“中原文化澳洲行”组成“蓝色狂想”杂技方阵轰动澳洲;2011年受文化部委派代表国家赴塔吉克斯坦参加该国独立20周年庆祝演出;2013、2014年受省文化厅委派分赴非洲三国、台湾参加“欢乐春节”巡演活动;2015年4月,参加巴基斯坦中国文化中心揭牌启用后的首场演出活动;2015年9月,根据文化部要求受河南省文化厅委派,赴香港参加庆祝乙未羊年中秋节和国庆66周年庆祝活动。
“精湛的杂技艺术播撒了中国文化、中原文化的种子,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感情和友谊,现在团里有演职人员近百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1人,国家二级演员3人。”王耀新说。
《三人钻桶》表演剧照及领奖照片。(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