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有家饭店,排放的油烟和噪声十分影响小区居民的生活。为了小区环境的整洁卫生,他“发明”了让饭店的主要烟筒走下水道的方法,使饭店不再排放油烟,噪声也小了。他叫肖福贞,今年60岁,源汇区顺河街戏楼后街社区戏楼东街居民。肖福贞是个热心肠的人,经常帮助小区居民解决生活问题,还义务在小区巡逻、打扫小区卫生、调解邻里纠纷……
□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潘丽亚
肖福贞的“发明”降低了小区的油烟和噪声污染。
想方设法改善小区居民生活环境
“你们来看看,这是肖师傅帮忙做的。” 戏楼东街一位居民听说记者采访肖师傅,赶忙前来。
这名居民告诉记者:“我在这个小区居住十来年了。小区门口的门面房开了家饭店,烟囱就在小区门口。每次我们走到小区门口,就烟雾缭绕,气味难闻。现在可太不一样了,走到小区门口,‘嗡嗡’的声音小了,油烟味儿也没有了。这都归功于肖师傅。”
站在一旁的肖师傅说:“噪声和油烟对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很大。我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饭店油烟和噪声的问题,让大家能够在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里快乐生活。经过深思熟虑,我想到用这种方法控制噪声和油烟,现在饭店的烟囱不排油烟了,声音也小了很多。”
肖师傅的“发明”就是让饭店的主要烟筒走下水道。油烟遇到水后,和水融合在一起,不会再污染居民的生活环境了,声音也小多了。
“经营者也觉得这方法不错。进行这样改造的原料都是经营者提供的,后期我给他们安装的。”肖福贞告诉记者。
义务打扫小区卫生
今年60岁的肖福贞是个热心肠的人,他总是想方设法服务社区,除了想办法改善社区环境,他还经常打扫小区卫生。肖福贞笑着告诉记者:“环境卫生是靠大家来维护的,只要看见哪儿脏了,我就想去打扫干净。小区干净整洁,居民们住着才舒心。”
肖福贞主认为,打扫小区卫生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另外还能督促小区居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环境好了,大家的心情也就好了。”肖福贞说,他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点事,很平常也很普通,做着做着就习惯了,并不觉得有什么特殊。
“平时,遇到清理小区环境卫生等这些活,肖福贞总是抢着去干。”社区居民张女士说。
居民们说,肖福贞经常为小区义务劳动,大家心里很感动也很敬佩,居民们自身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
肖福贞说,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得到大家的夸奖,只是希望在自己感染、带动下,大家都能爱护小区的环境卫生,爱护自己的家。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义务清扫的队伍中。 “这是我们自己的家,每个人都应该爱护,让我们的家干干净净。”
晚年生活因助人而精彩
今年60岁的肖福贞有维修水电的好手艺,他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小区里谁家不通电了、水管漏了,都去找他。不管认识不认识,肖福贞都乐于帮忙。
肖福贞从漯河变压器厂退休,退休前是单位的水电工。由于他经常帮助别人,社区居民几乎都认识他,也知道他有好手艺,只要家里有水电问题,都喊他来帮忙。
肖福贞告诉记者,小区有很多独居老人,家里灯不亮了、自来水漏了,他都热心地上门义务维修。“退休之后,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帮邻居们修修水电,发挥一下专长和余热,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被大家需要,我觉得很快乐。”肖福贞说,有一次,一个居民家没电了,喊他去维修,非要给他钱。他感觉这些都是小事,就拒绝了。
小区的灯不亮了,他默默地修好;小区居民遇到矛盾纠纷,他不厌其烦地去劝解。
谈及这些,肖福贞自豪地说:“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为大家的生活提供帮助,为邻里调解纠纷,为社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肖福贞的晚年生活因付出而闪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