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河庆
“幼儿园是逢洋节必过,就连国外的‘鬼节’也不放过。小朋友们热闹一下就算了,还要家长陪着一起闹腾。”11月1日上午,市民黄女士致电本报新闻热线3139148时表示,10月31日,根据幼儿园的要求,她和孩子准备了万圣节的服装道具,一起在幼儿园举行巡游活动。幼儿园崇尚过洋节,尤其是像万圣节这样的节日也要过,让家长们很纠结。
幼儿园过万圣节
市民黄女士在源汇区某医疗部门工作,女儿在市区一家幼儿园读中班。黄女士告诉记者,她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对所谓的各种西方洋节比较排斥。在万圣节来临前夕,这家幼儿园向家长发出通知,要求和孩子一起准备服装道具,届时一起参加巡游活动。
“看到女儿兴趣盎然,我们家长只能配合,我在网上进行查找后,比葫芦画瓢,给女子做了个道具应付了一下。”黄女士说,万圣节当天,她向单位请假后早早的来到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在院内进行了展示。“当天,家长来得很多,不少家长私下也认为,对过洋节心中很纠结,不知对孩子心理到底有没有影响。”
家长对此褒贬不一
11月1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这家幼儿园进行走访,在幼儿园门口等候接孩子的家长谈起当天的活动褒贬不一。
家长刘女士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照片,说孩子打扮的女巫形象很酷,好多孩子抢着合影。“管它什么节,只要孩子乐意就行。”另一名家长王女士也表示,“我把它看成亲子活动,并且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道具,很不错啊!”
采访中,也有部分家长持相反观点。一名家长说:“孩子一直问我万圣节啥意义,怎么过,可把我难为得不轻。幼儿园要求准备的道具,也是我图省事直接在市场上给孩子买的。”家长许先生则表示,这不是从小让孩子接受西方文化吗?活动中,很多孩子装扮成幽灵鬼怪,看着简直“群魔乱舞”,他担心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影响。
“提供亲子交流平台”
“举办这个活动就是希望为幼儿家庭,提供一个亲子沟通交流平台,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道具,一起参加巡游,和孩子们一起体味童年欢乐。”当日下午,该园一位老师向记者介绍,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孩子穿戴的道具有大南瓜、独眼海盗、白雪公主、蝙蝠侠等,没有恐怖、吓人的装扮,而且在巡游活动中通过发放糖果等形式,让孩子学会感恩和快乐分享。
据了解,该幼儿园举行的万圣节游行,每个班的孩子们要事先在班内进行民主讨论,自行确定本班的游行主题,然后再和家长一起准备道具,参与活动。
“适可而止、不值得提倡”
11月1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系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杨道发表观点认为,幼儿园借助万圣节等西方节日为载体,开展一些亲子游戏、活动这无可厚非,但是不提倡逢洋节必过的做法。幼儿园举行这样的活动,对小孩子们的心理影响并不大,所以家长不需要有过多的担忧。
采访中,杨道表示,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就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而言,如果过多地引进西方文化,尤其是形式上的内容,而没有良好的消化,没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是很有弊端的。至于幼儿园的老师,更应该正确引导,让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