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曾洋
“张员外”是我上漯河师范时的同学。当然,“张员外”只是他的绰号。
这个绰号的由来,源自于他的田园梦。
他喜欢诗,尤喜陶渊明和孟浩然的诗。
他喜欢酒,常常在喝得酣畅时,吟唱“采菊东篱下”“把酒话桑麻”之类的诗句。
他才华横溢,当过教师,做过电视台记者,后来步入仕途,现挂职于临颍县某村任第一书记。无论做什么,他都很投入,家庭、事业也一帆风顺。但他一直怀揣着他的田园梦,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的“田园梦”,是春天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漫天飞霞;是夏天把酒梨树下听取声声蛙的傍晚;是秋天金黄的果子挂满枝头,闻着果子的芳香,回忆那满目芳华;甚至,是在月圆之夜漫步梨园、偶遇梨花仙子的畅想……
五年前,他把家里亲戚全部发动起来,和哥哥一起,开始把田园梦变成了现实。
一晃五年过去了。现在,你到他老家召陵区召陵镇拐张村的宝梨园看吧:
春天,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夏天,原野的风吹过梨园,树叶沙沙响;秋天,梨香满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梨黄橘绿时。
五年来,他一边尽职尽责地工作,一边全心全力做好一名农夫。工作生活之余,他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农业专家。
五年来,在梨花盛开的季节,在果子收获的季节,他周六周日几乎没有休息过。没有时间把酒梨树下,也没有时间在梨树下品一杯清茶,更没有时间等梨花仙子出现……有的只是忙碌:给每棵梨树上粪、授花粉、套果袋、做网子,一趟趟陪同朋友同事看梨花、摘果子,还得给大家送果子。
受邀去梨园,你还沉醉在泥土的芳香里,还在仰望蓝汪汪的天空,还在沐浴田野的和风的时候,他随手捡起一个掉落的袋子,就跟你说这个袋子有什么作用,这一年的投入啊、成本啊……你听他滔滔不绝地讲怎么屯肥、人工一朵朵授粉、做网屏蔽鸟、周六周日来摘果子……
五年过去了,昔日舞文弄墨才气逼人的文人和诗人如今变成了真正的农夫。
现在的“张员外”,既不陪你诗情画意,也不再絮絮叨叨他的宝梨,在你周末应邀来梨园、畅享诗意之时,他只是安静地看着浸透他心血和汗水的梨园,看着满园碧绿金黄,那是怎样一种深情又骄傲的目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