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梅
感恩节那天,纷纷扬扬的雪花落白了地面,似乎寒气都化成了地面上一层薄冰。
我穿着厚厚的棉衣,骑着电动车直奔舞阳县中心医院,由于太慌张了,刚出村就摔了一跤,幸亏穿得厚,没摔伤。中途,为了躲避来往车辆,我又摔倒了三次,可是我却感觉不到痛楚,爬起来继续向前走。
终于到了医院,我奔进病房,急切地问病床上那个面色蜡黄、看起来很憔悴的老人:“叔,您感觉好点了吗?”老人脑袋歪向一边,没有反应。能看出来他在用力呼吸,很难受;再看他的手和脚,比以前肿得更厉害了。我的心在颤抖。
老人是我的养父。多年来,我们姐妹几个虽然都以“叔”来称呼他,但近50年的相依相伴,他在我们心目中,比亲生父亲还要亲。
养父是一名老党员,一个诚实能干的普通农民。他在生产队当过保管员、饲养员,还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匠。养父还是个巧手的手艺人,编筐窝篓样样在行。他多次被评为先进模范党员,现在已有50年党龄,今年五月,政府为他颁发了一枚金灿灿的荣誉纪念章,这是他一生的荣耀,我们都为他而自豪。
1966年,我的亲生父亲去世。后来,母亲带着我们姐妹三个和养父组成了新的家庭。那年大姐15岁,二姐9岁,我只有3岁。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50年光阴。半个世纪来,养父用他温暖的胸怀和大爱,与我们姐妹之间建立了超越血缘的亲情。3岁成为他的女儿,在我心目中,养父比亲生父亲还要亲。
父亲对我们姐妹几个非常好、非常爱护。因为我的亲生父亲留下好多债务,养父承担起替我们偿还债务的重任。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们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很是艰难。为了让我们有饭吃,养父起早贪黑,把家里的农活全都包揽下来,以多挣点工分,多分得几十元钱,让我们姐妹几个能有衣穿、有学上。由于父亲母亲都不识字,所以父亲很看重有学问的人,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对我们的学习很重视。
第二年,养父的亲生女儿降临人世。四妹从小就体弱多病,这个家的负担更沉重了。为了供我们姐妹几个上学,给我们生活费用和学杂费,父亲无怨无悔地在地里劳作,吃的是红薯汤和黑窝窝头。可是,只要看到我们在读书学习,他沧桑的脸上就会堆满笑容,干起活儿来更有劲了。
一晃近50年过去了,养父已经85岁了,疾病缠身。可怜的养父,为养育我们姐妹几个,奔波操劳了一辈子,一生没有享过一天清福。他为我们付出得太多,我们应该报答他的养育之恩。我们的母亲已经去世了,养父在一天,我们就有一个“娘家”,如果他不在了,我们就再也没有娘家了。
从今年7月开始,养父三次住进医院,我们姐妹几个轮流伺候他。养父患的是肺腺癌,已扩散,心脏萎缩,胸腔积水,在医院输着氧气,靠打止疼针和强心剂减少痛苦。养父大小便已不能自理,我们要给他擦屎刮尿。想起养父当年为我们的付出,我们现在对养父的照顾,也是在回报他的养育之恩。
这天,当我冒雪赶到医院,二姐说,这两天父亲茶水未进,喉咙也发不出声音了。我知道父亲的病越来越重了。前几天,医生告诉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病人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喘不过来气的情况,你们要寸步不离地守着他,免得有遗憾。
前几天,一位同病房的陪护说,你父亲的病再治疗也没啥效果,你们姐妹也尽力了,花钱治不好病,何不放弃治疗?可是,我们无法面对养父痛苦的呻吟。父亲咽不下饭,我们就用针管往他嘴里滴水;父亲不会翻身,我们就帮他挪动身子。可怜的父亲!只要您还有一口气,我们就不离不弃,陪伴在您左右。我们永远也不会割舍这份亲情,因为50年的相伴,您的大爱在我们内心闪光。
父亲!此时,我们不知道拿什么来温暖您被病痛折磨的心!无论再忙,我们都愿意伺候您、孝敬您。即使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别离,我也愿您带着微笑走进另一个世界。
本文作者(右一)和二姐在照顾病中的养父。
“为小人物立传”栏目征稿: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千千万万小人物组成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请用文学笔法为身边的小人物立传,抒写他们的光荣与梦想,他们的价值坚守、责任和担当,让小人物的光芒被文字拨亮。征文要求写真人真事,最好配有照片。
投稿信箱:13938039936@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