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副刊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

离不开的田园


□陈三莹

这些年一直在城市生活,可是,农村老家却是我的牵挂。多少次梦回田园,梦到在家乡土地上不停劳作的父母。

今年秋收,玉米倒伏了,不能用机器收割。父亲托人买了个能戴在头上的灯,没日没夜地掰玉米,甚至掰到夜里零点,直到头灯没电了,他才收工回家。

我们姐妹非常心疼父亲,也常抽空回家帮忙。看孩子们跟着劳作太辛苦,父亲又心疼起我们。他明明知道他自己种这十来亩地很吃力,但嘴上总是说,其实我一个人也能把活干完。言语中,我深深体会到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我也是。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娃,在父母的艰辛劳作中长大。麦收农忙时,一家五口人天不亮就下地割麦子。爸爸早早起来磨镰刀,五把,一把都不会少,即使镰刀对我们姐妹三个来说还有点不好控制,也被要求下地干活。那时,我们几个不觉得干农活是辛苦的事。现在想来,留在记忆里的都是一家五口人快乐的幸福时光,姐妹仨听着父母讲的各种趣事、笑话、故事,偶尔来个劳动比赛,欢声笑语中,我们很累也很幸福。记得那些年玉米丰收时,在院里堆了一大堆,要一穗一穗把皮剥掉才能晒。月光下,一家人围着玉米堆,边干活听着父母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夜深了,我们都睡觉去了,只有爸爸一个人还在剥。往往第二天早上起来,玉米已被剥了一大半——爸爸一直干到凌晨。

爸妈不怕累,那时他们年轻。爸爸是睿智的。不要小瞧农活的技术含量,爸爸能在劳动的细节中加入一些小智慧,让劳动变得轻松和便捷,我很佩服他,觉得他无所不能,愿意听他指挥,按他的吩咐去做。

后来,我离家到城里上学、上班,我们姐妹都成家立业,离开了农村。父母老了,干地里活似乎有点吃力,尤其是在妈妈患糖尿病之后,我们不想让她再下地干活,但她心疼爸爸,总要去地里帮忙。我们姐妹忙于工作和孩子,只能偶尔回家。爸爸口头上说,你们忙你们的,我一个人就可以,其实农忙时他还是希望我们出现。我们一次又一次劝爸爸把地转让给别人,他总是舍不得,他们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啊!

今年秋收,我和二姐回家时,父亲已经把玉米掰完,玉米粒也脱一半了,七十多岁的奶奶在旁边帮他。我们到家时父亲睡着了,他实在是太累了!我和二姐把玉米穗挪到院子里,把剥掉籽的玉米穗子拨到一个旧床单上,拉着床单的两头,拖出院子倒掉。姐比我有经验,跟我说怎么做才省力气。爸爸听到响动起床了,给我俩帮忙,我们姐妹俩的快节奏他明显跟不上,干脆放弃了。

在我俩帮助下,玉米粒很快脱完了,穗子也全挪走了。爸爸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孩子们啥事儿都做不好,现在,我干活竟跟不上孩子的步伐了,我不得不服老咯!”言语中有无奈,更多的是自豪。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