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12月1日 星期
在漯河取景拍摄 草根演员当主角
我市首部“防艾”微电影杀青


熟悉的河堤公园、住宅楼……电影主要在漯河拍摄,让人倍感亲切。本报记者 郝河庆 摄

本报讯(记者 郝河庆)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11月30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由来自基层单位的草根演员为主演,我市首部反映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微电影《牵手》,经过长达半年的创作、拍摄,于昨天顺利杀青。

这部微电影计划于12月中旬制作完成后在全市公演,并将参加全国微电影大赛评比。

电影:讲述“抗艾”故事

11月30日上午,市区太行山路东边的一处建筑工地热闹非凡,50多名农民工高高兴兴地领取了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赠送的爱心礼包和宣传手册。与此同时,随着现场导演的指令声和摄像师按下快门,公益微电影《牵手》最后一组电影镜头圆满完成。

据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有关负责人许金定介绍,《牵手》讲述了大学生王晓强不幸感染艾滋病的故事。王晓强毕业后自主创业,成为一名建筑公司项目经理。事业上蒸蒸日上之时,因一次意外事件,他染上艾滋病病毒。之后,王晓强感到恐惧和担忧,受到社会歧视。但是,在市疾控中心医护人员、亲朋好友的关爱下,王晓强正视自己的疾病和感情痛苦,最终重获新生,成为宣传防治艾滋病的志愿者。

看点:在漯取景拍摄

《牵手》微电影由市疾控中心和我市一家公司联合摄制,剧本由我市资深传媒人万炳信创作,由宋洛担任导演。

“拍一部公益微电影一直是我的梦想。”昨天,宋洛对记者说,《牵手》在漯河取景、拍摄。

据了解,家在召陵区的宋洛,曾是一名打工妹。2009年,宋洛从湖北一家中专毕业后,边在南方打工边自修完成了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2011年,宋洛回到漯河,出色完成了多家知名企业电视形象片的制作任务。

宋洛告诉记者,半年来,她和她的团队朝夕相处,多次修改《牵手》剧本,反复思考每个细节,在拍摄中精益求精。她将在后期制作中充分展示剪辑才华,使得《牵手》更能打动人心。

亮点:草根演员当主角

这部微电影的男女主角,都来自我市草根阶层。男主人公王晓强由漯河农信社员工王嘉琪扮演。女主人公方圆圆,由市文联电影电视家协会会员顿方方扮演。为了演好剧中角色,王嘉琪非常刻苦。在一场需要流眼泪忏悔的表演中,他在现场喝掉了小半瓶芥末。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该部微电影中,饰演艾滋病防治部门的郝医生也是本色出演,由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门诊医生郝俊超担任。郝俊超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经常与艾滋病患者打交道,他们的痛苦我感同身受。这次是发自内心地想演好这个角色,通过影片教育更多观众,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

计划:参加全国大赛

许金定告诉记者,《牵手》是我市首部反映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微电影。整部影片展现了人间大爱,故事情节感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宣传教育意义。

据介绍,《牵手》将在12月中旬制作完成,而后将在全市公演,并计划参加全国微电影大赛。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