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静用文图记录她为女儿做推拿的过程。
□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女儿出生后身体比较弱,宝妈杜静不仅自学了小儿推拿手法,使女儿身体慢慢结实起来,而且还用图画、文字记录为女儿做推拿的过程,文图间充满了母爱。
昨日,记者采访了杜静。
▲
▲
今年31岁的杜静,聪慧、温柔。5年前有了女儿童童,她将全部的爱都放在了女儿身上。
“有一次,在床上给女儿推推揉揉时,发现她很喜欢这种玩法,后来发现每次她都很开心、很享受。特别是晚上伴随轻音乐揉揉四肢和全身,她就会安静入睡。就这样,我对婴儿抚触、按摩及小儿推拿产生了兴趣。”杜静说。
童童一岁时的冬天,由于受凉,童童不停地咳嗽,彻夜难眠。看病时,今天输液,明天灌肠,后天拍CT,但总不见好转,童童还由扁桃体发炎变成肺炎,需要住院。平日里乖巧懂事的孩子,看见“白大褂”便撕心裂肺地挣扎。
“看孩子额头上为了输液被扎了N个小针眼,我忍不住哭得稀里哗啦,抱起孩子逃离了医院。”杜静说,后来哥哥给她介绍了一名中医。那名中医开了两服中药,又经过几天的推拿治疗,童童的病竟好了。为了女儿少生病,一旦生病也不再受打针的罪,她开始自学小儿推拿。
杜静告诉记者,她自己年幼时体弱多病,经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给她揉揉手、捏捏肩、刮刮背,按按全身。一觉醒来,她就会觉得神清气爽。
“现在我也做了母亲,自学小儿推拿手法的初衷就是想让孩子有个好身体,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是像儿时的我一样三天两头往医院里跑。”杜静说,除了自学,她还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现在孩子5岁了,每天早起和晚睡时,都要进行30分钟的推拿,如果不做就感觉少了点啥。
文图并茂,记录推拿过程
▲
▲
11月29日晚,记者看到了杜静制作的图片,上面的文字是她自己写的,图也是她自己画的,一共有8张,记录了女儿出生后到现在,她为女儿做推拿的过程。图片简单、生动,一看就能感受到其中满满的母爱。
“看着女儿很享受地躺在我怀里,想着我跟女儿在一起的亲子时光,我的心中就不由自主地充满了母亲的各种柔情。”杜静柔声细语地回忆着跟女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满脸幸福。
杜静说,其实刚开始没想着用插图的形式记录,但又想有时候文字无法表达女儿享受的样子,于是就情不自禁地画出来。将来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女儿。
“看到孩子健健康康,小脸红润,精力旺盛,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就觉得这几年的付出是值得的。”杜静说,更令她欣喜的是,年幼的孩子会用行动表达感恩。
有一次,杜静病了,童童像个小大人似地让她躺在床上,为她推拿揉捏。童童还不时询问:“妈妈好点了吗?腰还疼吗?头还疼吗?别担心,宝贝给你揉揉,再多喝点水,等睡醒了身体就好了。”
“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我内心充满了欣慰与感动。”杜静说,今后她还会给女儿推拿,还会用文字、图画记录女儿成长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