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总结忙。2016年即将画上句号,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总需要一些盘点和总结的。这一年里,咱漯河人都在忙些啥?有哪些事让你难忘?欢迎各位读者畅所欲言,来盘点属于我们自己的2016。
在记者印象中,今年漯河最热的词之一就是“环保”。从今年6月份开始,全市上下就打响了一场环保攻坚战,朋友圈经常见网友们晒“漯河蓝”,环境质量从未像今年一样让我们如此牵肠挂肚。
说件令人欣喜的事吧。今年6月28日,107国道王店收费站停止收费,从此漯河与临颍之间10元钱的过路费成为历史,市民省钱、司机受益,往返便利,临颍县和漯河市区往来再无障碍。
等等,好事还有呢。9月30日,漯河公交改革再次迈出新的步伐,107、108两条“高大上”的公交车上路;11月2日,加固后的人民路澧河大桥(丁湾桥)开通,露出崭新的容貌;从11月21日零时起,包括市中心医院在内的12家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以后药品进啥价卖啥价。另外在这一年里,漯河开始实行网上预选机动车号牌,好号靓号任你挑,足不出户就可搞定自己中意的车牌号;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为不少年轻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还记得里约奥运赛场上,有位漯河健儿的身影吗?没错她就是赛艇选手吕扬, 她可是咱漯河土生土长的妹子;还记得漯河有一位老警察成为“网红”的故事吗?漯河市公安局56岁的吴晓东在北京出差时,奋不顾身下河救人的一幕被路人拍成视频传至网络,他的一句:“不要问我名字,叫我河南警察”,被各大媒体转载。
当然除了这些“大人物”,还有一些小人物的励志故事让人感动。年近七旬的袁敏智历时半年考驾照,为了学车,每天都要从市区骑着摩托车,赶到10多里外的驾校。不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从科目一到科目三,他屡败屡战,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拿到驾照,成为河南省目前最大的驾考考。他考驾照的背后还有个感人故事,就是带着轮椅上的老伴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让老伴也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袁敏智老人的故事也被网友们称为漯河“励志爷爷”。
除了这些温情的故事,当然还有揪心事儿,还记得今年8月份在临颍县台陈镇一玉米地里的那个男弃婴吗?出生不到一星期,就被狠心的父母遗弃,后被好心人救起,为了找他的父母,全漯河人都在微信圈扩散转发,小宝宝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呢?你想不想这个小家伙呢?
2016年里,除了这些事,还有哪些打动你、让你记忆深刻呢?
时光总是太匆匆,相信即将与我们告别的2016年里,你一定有一份属于你的独特记忆和独家感受。欢迎亲们来与我们互动,讲述2016那些打动你的事,给大漯河总结一下。
您可以在“漯河发布”新闻客户端、漯河名城网微信公众号、漯河小城生活上给我们留言,或者拨打记者电话13938016457,说出你心目中的2016。您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漯河朋友圈,来和大家一起聊聊。
朋友圈晒“漯河蓝” 资料图
吕扬参加奥运归来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