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将
12月21日,四川资阳民警杨博翻出手机记录,上面显示从12月16日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多,他一直在拨打一名“90后”女孩的电话,并且发了多条劝阻短信,但他最终遗憾地摇了摇头:“她居然不信我这个真警察,最终被假警察骗了1.3万元。”(详见12月23日本报14版)
为了防止这名女孩上当,这名真警察看似也蛮拼的,不但一直给女孩打电话,还多次发短信,但他还是输给了假警察。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除了抱怨这名女孩“傻”“活该”外,真警察也值得反思。
首先,蛮拼的背后暴露的是真警察反诈骗手段没有假警察的诈骗手段高明。为了让女孩相信自己是真警察,在长达4个多小时里,杨博只是通过打电话和发短信这种很老套的方式提醒女孩,并没有采取其他行动,反而自己中了假警察“呼死你”的招。
其次,近几年骗子冒充警察诈骗案层出不穷,而对于这些,公安部门一般只会提醒广大市民,须提高警惕,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高明的手段。为什么公安部门不能严厉打击这种败坏自己名声的骗子,而是任其胡作非为呢?
预防被骗,除了市民自身需提高警惕,作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警察,也需要提高自身反诈骗手段,从而使骗子无所遁形,阴谋难以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