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副刊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

小村来了异乡人


□李 季

小村大部分时间是宁静的,如一池止水,偶尔来了异乡人,会带来新奇的事情,短暂地打破小村的宁静,如花瓣落到水面上,在我们心里漾起一圈圈涟漪。

在我小的时候,能漂泊到外乡的人,大都身负特殊的谋生技能。印象最深的是一对母女,母亲30岁左右,女儿五六岁的样子,都很白净,都不怎么爱说话,有点闷。她们带了一只绿色的画眉鸟,这鸟会算卦。有人来求签时,那位母亲把一堆发黄的纸签摊到一块方方的黄布上,画眉在纸签前来回走两遍,左顾右盼一阵之后,毫不犹豫地从那堆签中叨出一支,上面写着四句诗。鸟的主人细细解释一番,求签者往往就会满意而归。这对母女在我们村待了好几天,她们住在扣子家,扣子的父亲那时候刚去世不久,家里需要热闹。附近村子里也有大人来求签,预测自己的前景,期盼一份好运。没人求签时,那位母亲会让画眉给我们表演节目。她让我们随便抽一支签,记住这支签,然后把这支签混进签堆里,让画眉去找,画眉在签堆前来回走两遍,左顾右盼一阵之后,毫不犹豫地叨出一支,果然就是我们刚才抽的那一支。那个小女孩看我们欢呼惊叫,总是见惯不怪地笑笑,从兜里掏出几粒小米去喂那只可爱的画眉鸟。

村里还来过一个40来岁的高个子男人,是算命的。一个晴朗的夏日,下午四五点钟的光景,大人、孩子们围坐在顺子家门口的浓荫里,想要算命的人坐在人群中间的长凳上,算命的男人站在对面,看面相。村里很多男人都算了,我父亲经不住大家的怂恿,也坐到了那条长凳上。阳光透过树叶,在父亲的身上洒下一个个圆圆的光斑。父亲没有坐直身子,上半身有些前倾,他微微含笑,双手垂在身体两边,手指轻轻抓在长凳的沿上,显出拘谨的样子。算命的男人先说父亲是孤儿,只有弟兄两个,又说他有四个孩子,上面三个是女儿,下面一个是儿子,都说中了。后来说到我,说我是“天上掉下个铁榔头”,意思是脾气很犟,又说我“叫他往东他往西,叫他打狗他撵鸡”,一圈大人孩子都望着我哈哈大笑,我父亲也憋不住笑了。我脾气犟不假,可小时候很听话,不是他说的那样啊。我眼里憋了两泡泪,气得转身就跑,这人最后怎么预测了我的命运我到底也不知道。

算命打卦的固然吸引人,但最吸引我们的还是玩猴和玩杂耍的。有次来了个玩猴的,牵了好几只猴,在村子中间的空地上耍起来。猴子们都戴着金黄的帽子,穿着红色的坎肩,下身却是光着的,露出红红的屁股,引起我们的哄笑。它们在场地中间骑自行车、耍跟头、竖星星、钻铁圈,有个别偷懒的往场地外跑,见耍猴人扬起鞭子,又急忙跑回场地中。

还有一次,来了一位健壮的小伙子,他推着一辆架子车,车上放着好几个大木箱,应该是装道具的。他很会说,跑江湖的语气,蹩脚的普通话,不大工夫,村里的孩子们都围了过来。他搬下来一个木箱子,打开箱盖说,躺到他的箱子里就可以把你变成另外一个人。他央求了半天,我们谁也不敢躺进去,怕被变丢了。后来,脑子有点问题的闹子躺了进去。小伙子盖住箱盖,把箱子转了几圈,再打开箱盖一看,里面没人了。我们惊慌地喊道:快变回来,快变回来!他在箱子里来来回回地抓啊抓啊,总算抓出来一根又粗又长的辫子,然后抓着辫子慢慢往上提,显得很吃力。我们满以为出来的是个漂亮的大姑娘,谁知站起来的是缺根筋的臭小子闹子,只是头上戴着那根长辫子而已。我们嚷嚷着没变好,要求再变一次。那小伙子见没大人围观,难以挣到演出费,收了箱子,不玩了。当时正是干活的时间,大人都在地里,小孩子们也没钱给他,也不敢拿出家里的粮食给他,所以只好任他走了。他走后,我们问闹子,刚才在箱子里没见到他,他到底去哪里了。这家伙故作神秘,说他去北京逛了一圈,还见到了天安门。乖乖唻,真能白话。

村里曾来过一个异乡人,比闹子能白话得多。他是个传道的,四奶的一个远房亲戚,瘦高,下巴尖尖的,头发软黄,紧紧贴在头皮上。他说,信教的好处是蚊子不咬,恶狗见了就躲,不生病,得永生。不知道他读过《圣经》没有,这哪儿是传道啊,简直是在传播歪门邪道。那时候,信基督教的寥寥无几,大部分人不了解基督教,所以他的话竟也有人信了。

这些有趣的外乡人来得不多,来得较多的是要饭的,特别是快过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寒风刺骨的天气里,有时候还飘着雪花,背着白布褡裢的老头,或牵着小孩背着蛇皮袋的中年妇女,拖着木棍,挨家挨户地行乞要粮食。记忆中,母亲在包包子,我在母亲身边玩,听到“行行好吧”的乞怜声,母亲抬头往外看看,总是不由自主地轻叹一下,轻声说:“真可怜。”然后让我拿几个蒸熟的包子给他们。如果包子没蒸好,就让我给他们挖一碗米。要饭的走后,母亲还要叹息半天,说:“这么冷的天,家里要是能过下去,谁会出来要饭呐。”

家有十棵柳,不用绕山走。但凡在家乡过得非常如意的,谁愿意去异乡讨生活呢?这些形形色色的异乡人,走进我们村,然后,再走出我们村。他们负载着各自不同的人生,走过树木掩映的村口,走向不同的方向,在我的视野中,渐行渐远。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