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

医院“买药送礼品”值得追问


□武 洁

近日,有市民反映,北京玉林中医院针对老人推出“促销活动”,到门诊开药满500元即可获得礼品。有市民质疑,退休老年人医保报销比例较高,医院在年底医保起付线“清零”前做活动,有加剧老年人“突击买药”嫌疑,造成医药资源浪费。医院则回应称,是针对困难老年人的补助。(新华网)

“促销”这事儿,要说没啥稀奇。“双11”的网商促销已成盛大节日,商场超市的购物满额送礼也是惯用伎俩,就连银行吸储如今也不乏好礼相送。不过,药品虽是商品,但却并非普通商品。具体而言,家庭日用品趁着促销多囤点,当然没问题。但药品却有所不同,药品不能当饭吃,囤多了一旦过了有效期,便不能使用,假如不是确有需求的药品,囤药这事儿,即便对患者而言也完全是一种浪费。不过,尽管有可能买到的药品完全用不上,只能过期扔掉,但仍然有患者排队购药的盛况,似乎说明买药送礼这事儿是两厢情愿,购药患者也觉得划算。

这边厢医院多卖了药,还获得了“补助困难老年人”的美名,那边厢患者也享受了促销送礼的优惠,“买药送礼品”看似各取所需的双赢交易。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医院所谓补助困难老年人,究竟是否付出了真金白银?买药满500元送的鸡蛋面粉,又是由谁埋单?假如医院方面并未承担相应的成本,反而还从中有赚头,“买药送礼品”究竟是慷谁之慨,恐怕更值得追问。

事实上,“买药送礼品”背后的真正玄机,正在于医保支付。假如“买药送礼”使用的不是医保账户,而是需要自掏腰包,患者们恐怕不会如此趋之若鹜。以报道中的一位患者为例,开了1246.17元的中药,还额外得了两箱零八枚鸡蛋,外加一袋面粉,本人只支付了190.07元,其余医保支付。“买药送礼”双赢的背后,恐怕正在于医保埋单。

可以设想,“买药送礼品”的所谓促销模式,其实是以小利诱惑公众套取医保资金,真正为这一模式承担了最高成本的其实是医保基金。只不过,以送礼促销模式诱惑患者突击购药,显然有违医保原则,不仅降低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更是对医保基金的严重透支。

“买药送礼品”对于医保基金的透支,当然不应纵容,但这一畸形模式的出现,未尝不是暴露出医保制度的漏洞与不足,每年门诊报销限额2万元,年底医保报销起付线“清零”,其中恐怕也有不合理之处,如何让医保制度更合理更公平,显然尤为关键。此外,医院卖药假如真是零加成,并不能从医保卖药中获利,又怎会有促销卖药的热情。基于此,“买药送礼”这一促销模式,其背后的制度成因,或许更亟待反思。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