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12月28日,记者刚来到召陵区翟庄街道英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听到了服务中心活动室内传来阵阵笑声。循着笑声,记者看到,是社区大妈们在一起打扑克牌,聊天,当聊到高兴处大妈们开心地笑了起来。
今年65岁社区居民王春英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社区有了活动场所,我们老朋友们可以在这里打打牌,打打腰鼓,还能跳广场舞,现在的生活好着呢!”
每天上午,王春英和社区居民一起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广场上跳广场舞。“我们跳舞都是社区统一买的服装,专业着呢!”王春英骄傲地说。下午,她和朋友们在活动室打扑克。等到9岁的外孙女一放学,王春英就将外孙女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里有青少年4点半课堂,有专人提供免费课业辅导。当吃过晚饭后,他们又来到广场上,开始打腰鼓。
“现在许多老年人想活动,但是没有住得近的老朋友,也没有活动场地。但是,我们自从建好这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后,我们这些都实现了,你看我现在的生活多充实,多快乐!”王春英说着和老朋友们开心地笑了起来。
今年5月,英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始建设,10月投入使用。任英杨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市沙澧河建管委党组副书记刘振阳向记者介绍道,英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室内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米,室外活动广场面积1800多平方米,涵盖了服务大厅、党史展厅、红色网络教育家园、日间照料中心、卫生室、警务室、舞蹈室、健身室、图书室等多项服务功能。记者看到,二楼安装了健身器材,在舞蹈室内铺设了木地板,安装了整墙大镜子。这里的党史展厅是我市首家社区党史展览馆,为我市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和爱国教育开辟了新窗口、新基地。
今年我市把“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作为2016年市定10件民生实事之一。要求利用两年时间,按照“办公面积达标、服务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的标准要求,对不达标和无办公场所的37个城市社区进行建设改造,2016年建设改造26个。
市委组织部以“基层党建提升年”为载体,在城市社区深入开展以“规范制度、规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双规范”活动,市委组织部指导各县区开展摸底调查,征集意见建议,按照“一社区一方案”的原则制定建设规划,扎实做好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改造提升社区活动场所46个。
在郾城区泰山社区党群服务站,记者看到,仿古风格的服务站的主体建设和装修已经完工,分为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会议室等多个区域。投入使用后,居民可以在这里办理事务,阅览图书,锻炼身体。在召陵区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党群服务站改扩建后为那里的党员义工志愿服务队伍提供了一层楼的办公场所。源汇区老街办事处老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通了“万萍工作室”,为辖区居民排忧解困。马路街办事处建设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科普室和“沙澧诗社”,成为辖区孩子以及诗歌、书画爱好者的“根据地”;柳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了“戏曲文苑”,成为社区“戏友”的聚集地,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我市的城市社区建设项目为社区开展党建活动、服务基层群众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平台;有利于落实从严治党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做好城市管理和居民服务工作;有利于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