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1月11日 星期
晚报“新春送福”活动持续发酵
读者创作热情不减


□本报记者 王海防

漯河晚报“新春送福”活动火热进行,“老庙银楼杯”2017原创春联征集大赛的参与者创作热情丝毫不减。至1月10日,本报已经收到读者以各种方式发来的原创春联近30副。这些热心读者中,既有一如既往支持晚报公益活动的老朋友,也有看到信息后积极参与的新朋友。众多读者的参与,使得晚报“新春送福”活动更加接地气。

市民王久成是晚报历年“新春送福”活动的热心参与者。今年,他更是一口气创作了5副春联。这些对联有的表达了新年的美好祝愿,有的则表达了读者对新风尚赞美。其中一幅对联是:上联:日新月异金鸡高唱;下联:鸟语花香沙澧长流;横批:美丽漯河。“鸡年里人民生活一定如芝麻开会节节高,人们在美丽的沙澧河两岸之碧水蓝天流连忘返。美丽漯河让我们大家心向往之。”在谈到创作感想时,王久成说。

王久成创作的对联中,还有一副很别致。上联:禁燃烟花爆竹,驱走千年旧俗;下联:放飞绚彩梦想,迎来一代新风;横批:民生为本。“我市在市区内禁放烟花爆竹,一则破除了数千年陈规陋习,二则为漯河人民营造一个洁净美丽的生活环境。”王久成说。

晚报组织的“新春送福”活动,每年都会吸引许多外地读者积极参与,今年也不例外。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大三学生杨依依给晚报投稿。上联: 辞旧岁感快慰轻舟已过万重山;下联:迎新春起激情铁流将破千座关;横批:吉祥如意。

杨依依谈起自己的创作过程时认为,上联主要反映2016年我们获得辉煌的胜利,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意和自豪;下联写面对“雄关漫道真如铁”的2017年,要有信心和勇气,犹如铁流滚滚,冲破险关阻碍,夺取新的胜利。

张浩彭先生的老家在郾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外地创业,如今已是某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看到征集春联的消息后,他有感而发,创作了一副春联寄给本报。上联:华夏大地万众创业神猴伴;下联:字祖之乡百舸争流金凤来;横批:与时俱进。

“虽然在外地工作20年,但是依然思念家乡。因此,时常关注家乡的消息。”远在深圳创业的张浩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公司召开年会,张浩彭临近大年三十才能到家,因此他提前向家乡父老问好、拜年。“作为一个生活在外乡的漯河人,盼望家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各项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张浩彭说。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