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齐 放)1月10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近日,我市命名临颍县小师村、舞阳县保和乡等8个单位为漯河市首批特色群众文化基地。
据介绍,为进一步发挥群众文化基地作用,推动全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我市决定命名首批特色群众文化基地。首批特色群众文化基地的8个单位分别是:临颍县小师村、舞阳县保和乡、舞阳县吴城镇、郾城区龙城镇孔沈邓村、源汇区空冢郭镇大庙王村、召陵区字圣书画艺术院、河南恒瑞淀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颍县(南街村)艺术学校。
记者了解到,8个特色群众文化基地,不但有乡村,也有企业,他们的特点就是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郾城区龙城镇孔沈邓村,村里有孔庙、孔井等遗址,以及扶龙湖、聚贤亭的传说。近年来,该村重建了扶龙湖、聚贤亭景点,打造了孔街、圣贤路儒家文化墙,新建的耕读园(漯河市文化民俗青少年宫)将成为未成年人的文化活动基地。通过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增加了该村的文化底蕴。孔沈邓村还成立了文艺活动宣传队,每年举办春节、清明、端午、仲秋四个民俗文化节,每年评选一次道德模范,使村民自觉遵循孔孟之道,明礼诚信,耕读传家,村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
河南恒瑞淀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把孝贤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在员工中宣传孝贤文化,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孝贤精神”,并把它作为职工道德教育,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切入点,建设一种既有传统美德,又与新时期时代精神要求一致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有了幸福感和归属感,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提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