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生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月12日 星期

善的一千张面孔


□陈 静

院子里种了三棵树。香樟葱郁霸气,桂树秀气恬静,唯有墙角那棵石榴,树姿不够优美,而且结出的果实特别酸涩。家人几次说要砍掉,换棵树种。前两天吃饭时老公又聊起此事,儿子坚决反对。说到最后他情绪有点激动,反问我们:“你们说这颗石榴树没有用,请问它给你们添过麻烦吗?他需要你们给它浇水吗?你们为它付出过什么呢?可是夏天的时候它却给我们遮挡阳光,下雨时还给我们遮雨。你们光说果实不好吃,可为什么要吃呢?开花的时候不是也很漂亮吗?”

看着他涨红的小脸,哀哀的表情,那一刻我很震惊也很感动。在孩子的心里,永远不会像成人一样,现实而世俗地看待事物的有用和没用。他们更关注过程,更关注生命的本身。是啊,这一年来,开花的草木都努力地开过了,不会开花的树木也努力的青翠过了。谁的生命都有质量,感谢孩子,童真童语,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悲悯。

城市里一些公交车司乘人员不太欢迎老人乘车,尤其是那些行动迟缓、手持红本的免费乘车老人。有段时间,我乘公交车时经常听见司机和售票员悄悄地说:“这么大岁数还出来干啥?光想着免费坐车,不管别人死活。”似乎老人的存在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那次带着孩子坐车,挤上来一位白发老奶奶。她不好意思地晃了一下红本本便赶紧低头坐下。售票员恶狠狠地瞪她:“晃得是啥?都不让人看清?心虚了吧?拿出来。”她颤巍巍地从布袋子掏出来,递过去。售票员用两根指头夹起,瞟了一眼,扔到老人身上:“别以为国家给你们个政策,就天天来占便宜。知不知道啊,现在汽油多贵,你们免费的钱都是我们给垫出来的,这么大岁数,你好意思吗?”声音越来越高。

孩子吃惊地盯着他们看,有些害怕。我拿出一枚硬币给孩子,孩子把硬币投在了投币箱里,然后很勇敢地说:“阿姨,我替老奶奶买票了,你不要再说了。”车厢里顿时安静下来。儿子坐回去的时候,前面的一位伯伯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曾经,我也是沉默的人,虽满心不屑,但只限于腹诽。不愿意站出来,不敢与人争执,儿子却给我上了关于善良的生动一课:无须多言,只是站起来或走出来,表达善意。

那天,在校门口等儿子,好久儿子都没有出来。等得有些不耐烦的时候看到儿子怀里抱着一摞书,旁边跟着个挎书包的小姑娘。我没好气地走过去:“这是谁的书?怎么回事?”

儿子抬头看看我:“妈妈,这个姐姐放学后对着一堆东西发愁,我刚好碰见,来帮助她。”小姑娘站在一旁,浅浅地笑着说:“谢谢弟弟。”

我也赶紧帮忙,把东西送到校门口。小姑娘的爸爸接过东西,连声催促:“快走快走,这么磨蹭。”小姑娘上了车,刚对我们挥起手,汽车就像箭一样冲了出去。

我有点烦:“这个爸爸真不懂礼貌,连声谢谢都不说。”儿子很惊讶:“没关系啊,不需要他的谢谢。妈妈,我帮的是这个姐姐,姐姐说过谢谢了。”

一时间,有点羞赧。心中有太阳,眼中有阳光。而在繁忙的生活里,有多少时间是背对阳光呢?出身、财富与阶层都无法真正定义一个人,但内心的质地却可以。往往是生活中的小善,就能折射出人性深处的闪光和黑暗。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