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天下美食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月17日 星期

这些年厨房的变化可真不小


□本报记者 张晨阳

回想起儿时家里做年夜饭,许多人脑海里就会浮现除夕那天一家人围着厨房忙里忙外的景象。那种带着人间烟火味的热闹氛围,令人踏实而喜悦。浓浓的年味也伴随着从厨房里飘出的香味,变得更浓了。

厨房是每一个家庭最重要的空间之一。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这些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代表着现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很多家庭的厨房在社会的发展中可谓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这场变化,让每一个家庭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滋味了。

“一提起年夜饭,我就想起这30年来我家厨房的变迁。”1月11日,记者走访了在市区上班的袁振,听他讲了他家厨房的故事。

从灶屋到楼道厨房

“30年前,我家住在乡村里,那时家里的厨房叫灶屋。灶屋中的灶头在农家最讲究,主要分为一眼灶和两眼灶两种。”袁振给记者描述说,灶屋里灶上放锅做饭,锅上有一个用木板做的、四周请竹匠用一寸宽的毛竹片围的锅盖。灶后留有供一人活动的空间,墙角放着烧火用的柴火,放一个小木凳供烧火人坐。

过去烧水做饭,全靠土灶与柴火,每次生灶都要忙半天,冒出的烟往往呛得人咳嗽半天。经过长年累月的烟熏,灶屋的屋椽和墙壁乌黑一片。“‘黑厨房、土灶台、大水缸,一日三餐不离柴火’这是过去我家厨房的真实写照。”袁振说。

后来,袁振的父亲工作调动,他家搬到了县里。一家人挤在一间约20平方米的宿舍里。这个拥挤的房间是集卧室、客厅、书房、餐厅于一室的多功能厅。“厨房”就是楼道里的一个狭小空间,买个蜂窝煤灶,四面用厚纸板挡着风,用蜂窝煤做饭。这便是袁振家的第一间厨房。

“当时在楼道做饭空气流通,不会发生煤气中毒,只是饭菜的味道会弥漫在整个楼道,久久不能散去。和我们有同样境遇的还有很多家,我们的楼道成了很多家庭的厨房。”袁振回忆说。

从老式厨房到现代整体厨房

“十几年前,父亲的单位盖家属楼,我家分得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住房,也有了一间真正意义上的厨房。”袁振说,当时他家厨房的墙上砌了瓷砖,做饭用的燃料改成了罐装的煤气,用完后可以再充一罐。轻轻转动燃气灶开关,便可烧水做饭,炉灶随时可用,火焰可大可小,烧水做饭很方便。

再后来,袁振的父亲退休了,考虑到袁振的工作地点,他家在市区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商品房。厨房与餐厅用一扇推拉门隔开,厨房宽敞明亮。现在的新厨房装上了品牌集成橱柜。橱柜不仅将各个部分科学合理地分开,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环保、节能等功能。

“现在我家的厨房通了天然气管道,除了燃气灶、抽油烟机外,又增添了微波炉、电饭煲等现代化炊具,煮饭烧菜实现了燃气化和电器化。而且,消毒柜、榨汁机、豆浆机等成为我家厨房的“新宠”。”袁振告诉笔者,每逢周末,他便会开车带着家人到超市购买蔬菜、肉制品等,装在冰箱里,现吃现做,十分方便。“我爸妈都说,在这样的厨房里烹饪出来的年夜饭,真是既丰盛又美味。”袁振说。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