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晨阳
采访人:韩女士,财务工作者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在外的人们也会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记者昨天采访了在我市工作的山东姑娘韩女士,她告诉记者每当想家的时候,都会给自己做一个菜煎饼。“即使身在异乡,我还是会常常怀念儿时的一道美食——菜煎饼。”上周末,30岁的韩女士向笔者讲述了她记忆中的美味情缘。
在韩女士的老家山东,煎饼是一道家常面点,“我清晰地记得做菜煎饼的原料一般有3种:一是萝卜丁,二是韭菜,三是豆腐。前两种原料取自我家门口的菜园子,也是我们最喜爱的,味道很地道。”韩女士说,母亲烙煎饼时,顾不上准备做菜煎饼的原料,就让她去准备。深秋的萝卜正当时,一铲子下去,大萝卜便破土而出,摘除叶子和根须,用清水洗干净后,放在案板上,先把萝卜切成两半,再切成块,直至切成萝卜丁。韭菜馅准备起来稍微麻烦一点儿。用镰刀割一把带着露珠的韭菜,需要一根根去除韭菜根茎的细皮和叶尖泛黄的部分。这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耐性。“小时候没有耐性,总是坐不住。长大后有了耐心,这样的机会却屈指可数了。”韩女士感慨地说。
“我的家乡有吃辣的习惯,除了准备主菜之外,必不可少的就是辣椒。母亲会让我把辣椒切碎,放在主菜的旁边,等她把最后一张煎饼烙完,就可以做菜煎饼了。”韩女士说,那时她仿佛与美食心有灵犀,每当母亲把最后一张煎饼烙完时,她就会准时出现在厨房,看着母亲做菜煎饼。最后一张菜煎饼做完后,母亲会在平底锅上放一些大豆油,然后把准备好的菜放在上面轻炒,再放入辣椒和一些佐料。待把菜炒到一定火候,放入碟子里,然后把煎饼放在平锅里,把炒好的菜放在上面,把煎饼四下对折,再在周边放少许大豆油,待两面金黄时,便可以出锅了。
浓浓的菜香、油香、麦香混在一起,总会激起韩女士的食欲。每次母亲做的菜煎饼都会让她回味无穷。如今只有过年时,韩女士回到老家才能吃到母亲做的菜煎饼。“ 马上就能回家了,很想念母亲做的菜煎饼。”韩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