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元宵节临近,家长们也开始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灯笼。“我妈给孩子买的灯笼才玩了三天就坏了,这还没有到元宵节,我在考虑要不要再给孩子重新买一个。”2月7日,市民付女士说,以后再买灯笼,一定要选择质量过关的产品。2月8日,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的电子花灯属于“三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市民:灯笼玩三天就坏了
市民付女士家住市区黄河路香堤左岸小区,儿子今年2岁多。“在我们老家,流行姥姥给外孙和外孙女买灯笼的说法,所以儿子的灯笼都是他姥姥买的。”付女士说,“2月5日上午,我妈就送来了一个公鸡造型的灯笼。”然而,令付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儿子才玩了三天,灯笼就坏了。
2月8日,在付女士家中,记者看到了那个灯笼:红红的鸡冠、五彩的尾巴、金色的爪子,在公鸡的前面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球,用手摸上去,才知道是薄塑料。“底部有一个开关,打开开关,公鸡会四处跑,还循环播放公鸡叫。公鸡前面的红色小球一直转动着发出五彩的光芒。前两天儿子喜欢得不得了,把开关打开,四处撵着灯笼玩。”付女士拿着灯笼告诉记者,“从外观上看没有一点儿破损,但就是不会跑,也不会叫了,估计是线路坏了。”
“买灯笼时,妈妈连收据都没有要,只记得是在光明路市场路西一家店里买的,店名也没记住,想找人调换或维修都难。”付女士无奈地说。
市场:塑料花灯多为“三无”产品
2月8日中午,记者来到市区光明路市场,看到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一起,显得十分喜庆。在一家花灯销售点,花灯被摆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上。记者观察发现,这些花灯主要以塑料电子灯为主,熊大熊二、公鸡等不同造型的灯笼活灵活现。
“今年卖得最快的就是‘鸡灯’,我们已经不再进货了,就剩下货架上摆的这十多个卖完就没有了。”摊主说。然而,记者注意到这些花灯大部分没有包装,也找不到生产日期及生产厂家等信息。
“买灯笼最好还是选择有‘三包’承诺的产品,起码质量有保证,万一出现问题了也好去维修。”市民付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