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磊
“路口车多、前车压住标线”“好多路口标线不清楚、新旧混杂,建议经常检查磨损情况”“地面标线和地上指示牌互补,让司机看得更清楚些”“高峰期直行道车队看不到头,右转道空着没车走”……2月以来,我市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统记录了9000多条违章信息,其中占错车道占比最大。这引起市民和网友热议。(详见本报昨日04版)
路口车多得压住车道标线,高峰期直行道车队看不到头……这是幸福的烦恼。但是,既然是烦恼,就要想办法消除。办法之一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像对待网页、软件一样,持续不断地“刷新”“升级”。
所谓“刷新”,就是建立路口标线、道路标志等交通标识的巡查机制,开通市民意见通道,及时掌握交通标识的“健康”状况,尽快修复或重新施划,给司机清晰、确定的指引。
同时,“刷新”还应包括根据车流量变化,合理地增减直行、左转车道,不浪费车道资源,不让有的车道“吃不饱”,有的车道“撑得要死”,徒增司机怨气。
所谓“升级”,就是听取司机意见和建议,根据车辆增多等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改进交通标识,比如“地面标线和地上指示牌互补,让司机看得更清楚些”,以及增设左转待转区、立体人行道等。
时移世易,与时俱进。城市在发展,车的数量、种类在变,人们驾驶观念、习惯也在变,交通标识也应不断“刷新”“升级”,方便司机、市民,让大家快乐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