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组织部指派,我于2014年9月到黑龙潭镇坡杨村驻村任第一书记,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
回想起刚刚到村,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即将开始,安排村主任杨俊民同志召集第一次党员见面会,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通知的晚上7点开会,结果到8点多了才到了几个人,毫无纪律可言,当场的几个党员也议论纷纷,说通知开会太突然了,党员这样的活动太少了。因为前些年也没有活动场所,老村委会条件较差,也坐不了几个人,村里有啥事都是安排传达一下。当时心中就暗想:一定要抓好党建工作,一定要改变党员的现状,如果连组织党员开会都组织不下去,还怎么依靠党员同志们为村里发展献计献策呢;如果村里的工作连党员同志们都不支持,还谈什么发展。
病根找到了,就要对症下药。
随后在村里工作的时候,我首先走访了村里党员同志,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心理状况。
通过深入了解和沟通,了解到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及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党员队伍中出现了党性意识有所滑坡、将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的现象,党员服务意识较弱。
我便召集党员参加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每月一次以上的支部委员会,每半月一次的党小组会等组织活动,加强了对党员同志的教育。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三强四好”、精准扶贫等领导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通过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撰写心得笔记等加强了党性修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同时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廉洁自律从我做起,不违反各类制度,加强财务管理,重大决策事项有村委员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还发现农村党员的“老龄化”严重,村里在册党员共有63人,50岁以上党员占一半以上,去年新增一名预备党员、两名入党积极分子,为村基层党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
通过近两年的驻村工作,总体感觉是累并快乐着。“累”是因为扶贫工作任务还很艰巨,任重而道远,经常夜不能寐,时常思索如何能给党和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如何把工作做好,如何对得起坡杨村老少爷们期望的眼神。
“快乐”是因为看到村委会新的办公场地改造落成,村民有了自己的文化广场,新的办公家具搬进办公室,村庄主路排污设施也已施工完毕,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也已经解决,残疾人康复站建设落成,旱厕改造完毕。
每当夜幕降临,看到大家在文化广场,伴随着优美的节奏,欢快地跳着舞;一群孩子,快乐地在健身器械上玩耍着;主干道的路灯照亮了村民夜晚回家的路……我的内心是愉悦的、是幸福的,“累”也就自然转化成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