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双建
今年1月,西安市民杨先生的面包车通过年检并拿到了“绿标”。一个多月后,他驾车行驶到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时,被当地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拦住,称经过现场检测,他的车尾气超标,要求他对车辆进行维修治理,同时罚款200元。为何刚检测合格,上路就会被查出尾气不合格呢?媒体对此事曝光后,当地环保局称“罚错了!”(《华商报》)
所谓的“罚错了”,官方称“临时来的几个新手,对政策不了解”,于是就“不罚了”。
如果打破砂锅问到底,就会发现这个解释很难自圆其说。执法人员是临时来的新手,那有没有执法资格呢?假如有执法资格,咋会连政策都不清楚呢?执法政策、执法标准都不清楚就去执法,这玩笑未免开得太大了,依法行政可是前提。
执法人员对政策了解不清,权先放一边,毕竟雾霾天,环保局压力大,抽调人手管控污染也不是不可能,从严处罚也算是无心之失。怕就怕,借着雾霾天大,把雾霾天当作是罚款“创收”的大好时机,那问题可就大了。
换句话说,对机动车超标排放进行罚款,以此来控制雾霾,其实并不是什么好办法。拉再多的人员上街,又能管好几台车?雾霾天,临时措施可以采取单双号限行的方法,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效果恐怕更明显。从长远来看,管好机动车排污,还是要靠淘汰黄标车、提升油品、倡导绿色出行、完善公共交通等办法。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是各地的经验,完全可以拿来用。
人人都痛恨雾霾天,对雾霾的管控首先还是要依法,不能借此搞权力扩大和延伸。另一方面,也要遏制个别人和个别单位,趁“霾”摸鱼搞罚款,从而“污染”了地方的政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