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时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3月6日 星期

学习人防知识 构筑精神长城
——源汇区外国语小学国际民防日活动侧记
演示担架的用法。
试戴防毒面具。

□文/图 见习记者 李文姣

3月1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确定的“国际民防日”。当天上午,源汇区外国语小学特别邀请源汇区人防办的工作人员到学校为师生开展人防知识讲座以及人防技能展演,让在校师生了解人防,增强人防观念,掌握人防知识,学习防护技能。

有问有答 气氛热烈

什么是人防?人防的意义是什么?开展人防教育有什么作用?在现场等待参加人防活动的孩子们在听到这些问题时大都有点儿不知所措。正因如此,学校与人防办联合起来大力开展人防教育活动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当天上午,源汇区人防办副主任张军玲首先为全校师生作简短的人防知识介绍,接着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人防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人防就是人民防空,是以阻止敌人空袭兵器发挥效能和消除敌人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手段,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增强国家整体防护能力,减少人民群众在空袭中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存国民经济实力和战争潜力。张军玲说:“人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灵魂,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人防教育。这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国防后备人才的需要。”

现场演示 互动积极

知识讲座结束后,人防办的工作人员一一上台为师生们进行人防技能展演,详细介绍了急救担架、防毒面具和急救包的用法,还向大家讲解了警报试鸣的三种形式及意义。

人防办的工作人员热情与台下的学生互动,邀请孩子们上台体验担架的用法,试戴防毒面具。演示过程中,笑声不断,掌声不断,生动精彩的演示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欢迎。在讲解防空警报时,工作人员现场为大家鸣响警报,告诉大家什么是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以及听到这些警报时该如何行动以保护自己。

源汇区外国语小学主管后勤和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李红智告诉记者:“人防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国防,学会如何逃生、自救意义重大。今天的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今后我们还会邀请人防办的工作人员为大家讲解更多、更详细的人防知识。”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