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爸
有一天,一大早我就带儿子去菜市场,买他喜欢吃的鳝鱼。因为就我俩吃饭,所以没有准备多少。
中午的时候,我施展厨艺,炒了一盘香喷喷的菜。儿子很兴奋,小脸凑过来闻了又闻,就像一只小馋猫。要知道,吃是他除了阅读之外最爱的事了。
我问他:“好吃不?”
“好吃,真好吃。”
“好吃的话,我们就吃光吧,不要剩菜。”
“爸爸,这么好吃,给妈妈留点儿……”
我跟他说:“妈妈上班了,这菜留到晚上也不好吃了。爸爸明天就去买,做给妈妈吃。”
“好的,爸爸,今后有好吃的菜就放在晚上做,不要中午做。”
“为什么?
“因为妈妈晚上才回来吃饭,我们给妈妈留着,一起吃。”
我心甚喜,因为这是真正的爱的教育。
教育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让孩子拥有爱。
有一个妈妈说,现在的孩子不知感恩,那些所谓的教育方法没有什么用。
我们常见到这样一幕:
不少学校请专家在操场上作讲座,让孩子下跪,拜父母恩;布置作业让孩子回家给父母洗脚,感怀养育之恩。这样的感恩教育效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我想,这大概还不如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熏陶来得实际。
每次家里来客或者与朋友亲人作别,我都会嘱咐其路上小心,回到住处记得给我信息。儿子受了影响,每次妈妈下楼,必定追至门口,叮嘱妈妈路上开车要小心。
我下楼拿快递,他也要嘱咐我小心一点。
孩子有爱人之心,父母之幸。
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可许多人的教育目的却是提升孩子成绩、让孩子博取功名利益。有的父母甚至说,养儿防老,为了将来有个好的回报。惶惶间,我们早已忘记养育孩子到底为了什么。
好的父母,会教会孩子尊重生命,比如一草一木、一花一鸟。
我带孩子出门,常告诫他爱护小草,要细心感受鸟语花香,因为如此不仅仅会让孩子内心充盈,更能让他将来境界开阔,也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多一些能把持的东西,多一些能让自己沉淀下来的东西。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