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杜宝儿、井宝儿、陈宝儿、魏宝儿等等,我们院里好多个‘宝儿’,还都是大家的‘宝儿’。”3月26日,记者在市区滨河路冶金厂家属院采访时,发现十几个孩子有一个一样的小名“宝儿”。大人们喊的时候,只在“宝儿”前加上姓。
3月26日上午,在冶金厂家属院,居民们坐在一起聊天,身旁有几个孩子在玩耍。忽然,楼上传来呼喊声:“杜宝儿、井宝儿在楼上呢,你赶紧回来吧!”话音刚落,一个小男孩儿迅速上了楼。
一句话中出现了两个“宝儿”,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经过打听,记者得知,杜宝儿和井宝儿是两个孩子的小名,杜宝儿大名叫杜润身,井宝儿大名叫井鹏翔。“不仅他们俩叫‘宝儿’,我们院里十几个孩子都叫‘宝儿’,有陈宝儿、魏宝儿、徐宝儿、王家宝儿等等。”杜宝儿的奶奶王玉枝说,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有着相同的小名。
家属院的居民说,并不是他们故意给孩子们取同样的小名,而是院里的大部分居民以前是同事,几代人都住在一起,一代比一代亲。大家逗小孩子的时候,都愿用带有娇宠意思的“宝儿”称呼孩子。时间长了,“宝儿”就成了孩子们共同的小名。
王玉枝说,大家把院里的每个孩子都当自己的宝贝。无论哪个孩子们取得了好成绩,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大家也会表扬几句。前段时间,院子里安装了乒乓球台。居民赵景70多岁,乒乓球打得好。院里不管哪个孩子想打乒乓球,她都乐意做陪练。
“宝儿”们之间关系也很好,比如王远方和陈星赫经常聚在一起玩魔方,魏之濡和杜润身则常在一起表演小品。“我们院里的十几个‘宝儿’,是大家共同的宝贝,希望他们每天都快快乐乐,早日成才。”王玉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