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平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是我刚入学时,父亲在我床头写下的,虽然那时我不大懂它的意思 ,但我知道父亲是让我好好学习,期待我长大有所成就。
“少年读书不用心,不知书里有黄金,要知黄金贵,夜打明灯下苦心。”这是不识字的母亲在一盏煤油灯下纺花,我在一旁做作业时教我背的诗。至今我也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我却很喜欢这首诗,也常用这首诗鼓励儿子苦读。我记得还有两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是母亲常在耳边督促我读书学习的诗句。长大以后我才知道这是宋真宗赵恒《励学篇》中的名句。母亲没有上过学,不知道她从哪里知道了这些诗句,可见她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上学以后开始学习古诗,爱上了简短易懂又朗朗上口的诗句。《悯农》《春晓》《清明》《咏柳》等是小学时记忆最深的古诗,而骆宾王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是我最喜欢的诗句,那时我常用粉笔在墙上作画,画一个大白鹅,在水波上游,一只蜻蜓立在含苞待放的花蕾上,是那样纯真,那么美丽。
上初中后,有机会与更多诗词对话。记得一次阅读背诵大赛,我背了不少唐诗宋词,在比赛中得了二等奖,奖品是个笔记本。从此诗词融入我的血脉里。岳飞的《满江红》是我最爱朗诵的诗句,岳飞的英雄豪气, 每次朗读都让我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我还很喜欢苏轼。苏轼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何等豪迈;“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又是何等英雄气概!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则是那样痴情。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自信高歌曾让我敬仰又羡慕。曾几何时,我也踌躇满志,曾疾书“天生我才必有用,岂能甘愿当后生,放胆独舌战老儒,力争少年能称雄”;也曾在读了陈毅《咏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后附诗:“狂风凛冽一夜飘,千树万树枯成条,唯有一年常青树,独立寒风任逍遥。”回想年少轻狂的我,恍若隔世。
现在我已到中年,诗词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清淡而恬静,就如一杯耐品的茶,芳香溢于胸中。生活中可以无美食,但不可以无好诗。借着苏轼的那句词,但愿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诗词,是我人生不可或缺的滋味,将与我相伴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