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鹤
《摆渡人》作为一本畅销书,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它讲述了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她的世界一片狼藉。在家里她和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遭到同学的嘲讽,她最好的朋友也转学离开了,这一切让迪伦无法忍受。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
迪伦踏上了看望父亲的列车,然而火车在穿过隧道时却遭遇了事故。迪伦艰难地爬出火车残骸,她发现自己似乎成了唯一的幸存者。当她走出隧道,她看到了一个神秘的男孩,这个叫崔斯坦的男孩仿佛在特意等她。她和崔斯坦踏上一段奇异的灵魂之旅。
在这个充满奇幻、冒险的故事中,我们跟着迪伦和崔斯坦一起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这段旅程中有无数惊险刺激的时刻,我们为迪伦前途未卜的命运捏一把汗;也为迪伦和崔斯坦在旅程中逐渐产生的情愫心动。肩负着灵魂摆渡人的职责,神秘男孩崔斯坦指引过成千上万个灵魂走向轮回。对于上天交付的这份使命,他从认真地履行职责,到麻木地导引灵魂越过荒原,感情的源泉一点点枯竭。在摆渡迪伦的灵魂越过荒原的旅程中,崔斯坦内心深处作为“人”的感情一点点被唤醒。他被迪伦的纯洁、勇敢、乐观、坚韧所吸引,深深爱上了迪伦。但崔斯坦深知作为一名灵魂摆渡人,他和迪伦没有在一起的任何可能。为了迪伦能义无反顾地走向新生,他承诺要和迪伦一起越过荒原的分界线,尽管他之前从未涉足和尝试过。但当迪伦怀揣着爱情初次萌动的喜悦走进象征着两个世界临界点的另一面墙内,崔斯坦却心怀悲凄,绝望地被留在了原地。如果故事到此结束,我们会以为这只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
假想下女主角痛不欲生,带着两人相爱的记忆,绝望又无奈地走向轮回,而男主角靠着咀嚼爱情的余味,熨帖日复一日的工作和日渐荒芜的心灵。这也许是爱情另一种形式的两两相望。可是作者的笔锋一转,我们看到了剧情的反转。
迪伦没有选择步入轮回,她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再次回到荒原,她在荒原中跋涉,历尽艰险,寻找崔斯坦。如果前一次迪伦数度逃离恶魔追捕,成功越过荒原抵达重生分界线,是靠崔斯坦的引领,而这次她回来寻找崔斯坦则是靠内心强大的信念支撑。
经历数次险象环生的死里逃生,迪伦和崔斯坦再度重逢,然而摆在两人面前的仍然是天堑般难以逾越的鸿沟。留在危机四伏的荒原,时刻谨防灵魂灰飞烟灭,还是按照各自命数,选择既定的安全道路,承受相爱的人永世相隔的痛苦?迪伦直面内心的感情,再次做出了选择。在这次选择中,换迪伦做了崔斯坦的精神引路人,她引导他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绝望,踏上了一条前人从未尝试过的道路。而作者也不负读者所望,最终给出我们意想不到的结局。
悬着心看完小说最后的篇章,一直留在脑海里的是这本书封皮上的一行字:“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也许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曾经历绝望无助的黑暗时刻,而外界事物则是我们内心的投影。不管面对多少凄风冷雨,我们都要始终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因为你的需要而存在。而我们要做的是:直面内心,勇于选择,以信念为自己的摆渡人,等待我们的终将是更温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