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5月2日 星期

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尊重


□梁建强

在禾苗拔节的田垄间、在机器轰鸣的厂房中、在车水马龙的街道旁……“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无数劳动者仍在辛勤地忙碌着。(新华社)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这是诗经对于劳动生活的吟唱;锻铁图、酿酒图……这是敦煌壁画对于劳动场景的描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对于劳动开启美好生活的礼赞。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是贯穿于数千年历史的不变要义。

翻开新中国的历史,从“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淘粪工人时传祥到“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传承者”鞍钢工人郭明义……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但劳动者们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时代壮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成为各族人民的光辉典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歧视、侮辱、侵犯劳动者的事件仍有发生。行车发生剐蹭,快递员遭到连续掌掴;乱丢垃圾受到阻止, 女子拎着扫把辱骂、殴打环卫工人;公交车上,有人呵斥身旁的农民工穿脏衣服……诸如此类,损害了劳动者的尊严,也让文明社会蒙羞。

社会分工有不同,但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尊重。一方面,每个人在法律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分贵与贱,那些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虽然默默无闻,却是推动社会前行的宝贵基石;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就业、医疗、养老等合法权益,为每一位劳动者营造平等、有尊严感的外部环境。让尊重劳动者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让维护劳动者的尊严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