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5月16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宣布了一系列加强无人机管理的举措:6月1日起民用无人机将实行实名登记注册;逐步规范无人机开展商业运营的市场秩序;开展无人机专项整治工作等。
那么,目前我市是怎么监管无人机的?无人机又该如何进行实名登记?
5月23日,带着这些疑惑,记者采访了我市多个政府部门,却没找到负责无人机实名登记注册的地方。
无人机“黑飞”具有危险性
目前,无人机在拍摄、监测、农业、救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无人机“黑飞”也严重干扰正常社会秩序,闯了不少祸。
4月14日至30日,成都双流机场在17天时间里发生了9起无人机扰航事件,造成共计过百架次航班备降、返航或延误,危害极大。5月18日晚,杭州西湖边上一架无人机撞到游人,一名20多岁小伙子的眼球被划破。
虽然我市目前还没有无人机闯祸的消息,但成都、杭州无人机“黑飞”惹祸,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5月23日上午,市航模协会负责人郭玉印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的航模爱好者很多,航模也有不少,但危险性相对较小。无人机爱好者有300人左右,拥有各类无人机近120架。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无人机处于没有执照、没有登记的“黑飞”状态。
“我市不在航空港空管范围之内,相对来说没有危害航班之虞。但这不意味着无人机就是完全没有危险的,毕竟城市里人口稠密,对人身造成的伤害就不能不注意。”郭玉印告诉记者,无人机“黑飞”具有不确定的危险,确实应当加以约束、给予监管。
想实名登记却找不到地方
近日,玩无人机已两年有余的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得知无人机要实行实名登记注册的消息后,他咨询了多家单位,却没有找到负责的部门。
6月1日将至,我市的无人机实名登记注册由哪个部门负责?未来又会对无人机进行怎样的监管?5月23日上午,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首先联系了市人防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没有管理无人机的权限,也没有开展无人机实名登记注册工作。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无人机、飞艇、热气球等天上飞的物体,他们没有监管职责。而后的在采访中,市无线电管理局、市工信局、市体育局、市交通局等部门工作人员均表示,他们没有监管无人机的职能。
采访了多个部门,记者却未找到我市负责无人机实名登记注册、监管的政府部门。
市公安局宣传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公安部门目前也不负责无人机的实名登记注册、“驾照”培训和业务指导,但是,如果无人机在“黑飞”时发生了违法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安部门仍会给予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