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5月27日 星期

农机手借船捞金 合作社生意红火


□本报记者 张晓甫

近日小麦进入收割期,我市部分农机纷纷外出到南阳、驻马店地区进行作业。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农民自发加入本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借船”捞金,道路越来越宽广,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和规模也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一农机手半月收入4.9万元

5月24日,在郾城区商桥镇李纪岗村,记者见到了有着10多年经验的农机手郭学伟。“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已有5个年头,去年挣得最多,半个月的时间挣了4.9万元。”由于南阳等地下暴雨,郭学伟在家里等了两天,上午接到南阳那边的电话,下午就要开着收割机去社旗县。“那边联系好400亩地,晚上就要开始作业。”郭学伟拿着收割机驾驶证、收割机行车证给记者展示。

郭学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收割的价格是50元左右,除去给另外一个人的工资、燃油费、机械保养费、加入合作社的费用,每亩地他可以拿到25元左右的利润。

考试合格才能成为农机手

记者见到商桥镇胡庄村的农机手李向阳时,他正准备去合作社开农机。“社里通知明天要去方城县收割,我得拿着证件去报到。”李向阳说。记者看到,他拿的收割机驾驶证上面印着郾城区农机监理站的公章。

李向阳告诉记者,想成为合格的农机手还要经过严格考试,首先是科目一理论考试,接着科目二道路实际操作,科目三交通法规理论测试。

“去年我在合作社举行的大比武中拿了第一。”李向阳得意地给记者介绍,他驾驶收割机倒库、移库速度最快,更换收割机上的犁耙的速度也最快,社里专门奖励他了一条毛巾被。一般的农机手每天的小麦作业量最多在200亩左右,而李向阳的记录是240亩,现在这个记录在他加入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里还没有人打破。

合作社和农机手实现双赢

农机手借农机专业合作这艘大船实现捞金梦的同时,合作社的规模也因此越来越大。在郾城区商桥镇李纪岗农机专业合作社里,记者见到了合作社负责人石国军。“现在已经吸纳周边坡边村、党湾村、胡庄村等近30名农民加入合作社。”石国军告诉记者,原来只有4台小麦联合收割机,现在新加入的收割机就有近30台,都是附近村子农民在享受农机补贴后,主动加入合作社的。

“农民信息渠道单一,合作社的资源可以和他们分享。一有客户,我们就通知给社员。”石国军说,估计明年还有更多的农民带着收割机加入合作社。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