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6月2日 星期

许昌:水韵莲城的别样风情


据《河南日报》

而起;长江、黄河、淮河三条河水汇引许昌;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规划同步实施;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层层递进。不到3年时间,一个“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惊艳亮相。今年4月23日,许昌成为全国第二个、我省首个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的城市。验收委员会认为,许昌市从一个缺水城市蝶变成“北方水城”,成为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典范,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树立了榜样。

5月27日,记者在完成蓄水不久的许昌市中轴水系旁漫步,但见碧水悠悠,杨柳依依,水清河畅,景美岸绿。这条中轴水系全长7公里,如一条蓝色的飘带串联起主城区和商务中心区,点亮了许昌市民的“未来之光”和“幸福之门”。未来,这里将成为融商务、办公、文化及休闲旅游的城市历史文化生态轴和中央公园,成为许昌又一张生态名片。

自去年9月中心城区河湖水系环通以来,满城清流赋予许昌新的灵秀。兴水治水,治出了秀水美景,赢得了百姓口碑,激发了发展后劲。许昌市水务局党委副书记王玉庆自豪地说:“中心城区河湖水系环通之后,不仅游人如织,很多地方也慕名前来考察取经。”

许昌,正在成为彰显实力、富有活力、充满魅力的宜居宜业之城。

城水互动,人水和谐,曹魏故都有了新名字:水韵莲城。

占地3300亩的中央公园,碧水环绕,游人如织;拥有近500年历史的护城河,再现“十里荷花半城柳”的风韵……许昌用一场缺水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赋城市以灵动,聚生态之优势,赢百姓之口碑。

5月27日,许昌护城河中,一艘艘仿古游船往来穿梭。颤巍巍的“老许昌”王士英在儿女陪伴下,坐上了“灞陵号”。“我活了81岁,就想坐船游一游咱许昌,这是个心愿!”他说,“搁5年前,这事儿想都不敢想。”

这种盼水之情、亲水之欢,唯有饱受数十年缺水之痛的许昌人才能深切感悟。

许昌,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历史上曾有“莲城”美誉。但近半个世纪以来,许昌却成为缺水之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10立方米,不足全省人均占有量的一半。缺水,成了制约许昌发展的最大瓶颈。

杜天杰是一位老许昌人,对许昌之前的缺水有切肤之痛。他说:“20世纪80年代,许昌十字街那一块,老百姓都是半夜起来去接水。上班人人带两个大水壶,下班带水回家做饭。”

转机发生在2013年。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公布,许昌赫然在列。一场波澜壮阔的治水兴水行动旋即展开:水生态文明城市、水系连通工程、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三大项目应时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