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本地民生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6月23日 星期

孩子长得慢 别不当回事
可能患有矮小症

□本报记者 尹晓玉

6月17日上午,市民谢女士带着几袋冰块来到市三院儿科住院部,为儿子取药。她的儿子小元(化名)已经13岁了,但身高只有136厘米。比同龄孩子矮了一截,这让小元逐渐产生了自卑。本来以为孩子只是“晚长”,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是患了矮小症。如何判断孩子是“晚长”还是患有矮小症,矮小症能不能治疗,记者进行了采访。

13岁身高只有136厘米

“妈妈,该打针了……”近3个月以来,每天晚上睡觉前,小元都提醒妈妈给他打针。今年13岁的男孩小元,身高只有136厘米,而13岁男孩的平均身高是151厘米。比身边的同龄小朋友都矮小,让这个日渐懂事的小男孩颇为烦恼。

“我儿子从8岁开始,我就明显感觉他身高低于同龄男孩。但一直认为孩子是‘晚长’,还没到长高的时候。所以,我并没有把孩子长得慢这个事太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天我在家说自己很烦时,孩子天真地跟我说‘妈妈,我也有一个烦心事,我是我们班个子最矮的’……当时我听了特别难受,没想到身高已经让孩子有了自卑心理。”小元的妈妈谢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她在手机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孩子身材矮小是可以通过治疗改善的。

于是,今年3月份,谢女士带小元到市三院进行了相关检查,小元被确诊为患有矮小症。目前,小元已经接受了将近3个月的专业治疗。“医生说3个月是一个疗程。定期到医院取药,然后拿回家每天给孩子注射一针,已经坚持了快一个疗程了。我感觉有效果,还不到复查的时候,我也没量孩子的身高,但孩子正在穿的裤子明显短了。”谢女士说。

矮小症可以治疗

什么事矮小症?能不能治疗?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三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黄占克。“如果孩子3岁前每年增高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每年增长少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长少于6厘米的情况,说明孩子身高增长缓慢。”黄医生说,但孩子是否患有矮小症,是需要专业的检查,不能单靠这个标准判断。孩子长高主要是靠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如果孩子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就会导致身材矮小,这也是矮小症的最主要病因。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个子矮小是‘晚长’,确实有的孩子存在“晚长”的情况,但这类孩子属于青春期发育推迟。孩子是否是‘晚长’,很难进行预测。所以,一旦孩子身高增长缓慢应该到医院检查。”黄医生提醒,因为矮小症是一种病,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可以让孩子的身高达到正常水平。一般情况下,这种病是通过补充生长激素来治疗的。但通过补充生长激素来干预孩子生长要及时,如果等孩子发育基本定型后,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