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4年9月被派到舞阳县莲花镇吴李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屈指算来,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我觉得,要想建好基层组织、做好精准脱贫工作,就必须脚踏实地、心无旁骛地为群众办实事。
唯充分调研才能有思路。驻村伊始,我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开展调研: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与村干部和党员代表个别座谈,了解基层组织建设和村里的情况;拜访老支书,谈吴李村发展历史;走访每家每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访问贫困户,了解他们的收入来源及致贫原因;找种植大户座谈种植规模、效益和发展愿望。通过上述一系列调研活动,我走遍了田间地头和每一条街道,弄清了吴李村基层党建、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概况:村干部缺乏沟通,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室占地矛盾一直没有解决,党员无活动场所;道路泥泞不堪,村民出行不便;缺少广场和健身器材,村民们没有娱乐休闲的地方;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淡薄,村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缺少灌溉机井,大面积庄稼干旱。摸清了以上种种问题,我写了一份《驻村共建工作调研报告》,按照“第一书记当先锋,派驻单位做后盾”的原则,向市农业局党组进行了汇报,争得单位支持;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起草并通过了《吴李村三年发展规划》《吴李村精准脱贫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吴李村精准脱贫帮扶实施方案》。
唯埋头实干才能得民心。不图轰轰烈烈造势,只求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刚入村时,村内多是泥土路,每到下雨天,必须穿胶鞋才可出行,村民李铁良开玩笑说:“这商店里的胶鞋都让吴李村的人给买走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吴李村的真实写照。为了尽快解决吴李村村民的出行难问题,修路是我规划方案中的第一件大事。通过多方努力,我争取到65万元扶贫修路资金,把吴李村村内主干道全部修成四米宽的水泥道路,从此,吴李村雨天穿胶鞋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村民邓玉台说:“陈书记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如果能再打几眼机井、建个广场就更好了”。其实,打井、建广场也在计划之列。因为没有机井,2014年秋季村东边400亩玉米近乎绝收。为了解决浇灌问题,我协调市、县水利部门为吴李村新打10眼40米深的机井,从此,由原来的“靠天收”变成了“旱涝保丰收”。紧接着,市农业局拨款修建文化娱乐广场,健身器材也全部安装到位。现在,每到傍晚就会有一群舞蹈爱好者, 随着悠扬的音乐来这里跳广场舞。
唯真帮才能换真情。在走村入户过程中,只有真正融入村民、用心记住他们的诉求,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我了解到六户贫困户家中有行动不便的病人时,及时给他们送去轮椅,减轻病人的痛苦。贫困户孙天顺收到轮椅时,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当得知贫困户张根旺家有发展蔬菜种植的想法时,我就帮他分析市场行情,建议避开萝卜等大路蔬菜,种植韭菜、叶菜、早春拱棚番茄和黄瓜等时令蔬菜;在种植技术上,帮他引进蔬菜新品种、给予必要的指导;如今,张根旺家的两亩小菜园经营得有声有色,收入也翻了一番。当得知贫困户李动宾儿子接到大学通知书而发愁学费时,我及时汇报局党组,帮他解决了孩子的学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