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
中国铁路总公司日前宣布,从7月17日起,铁路部门将在全国27个主要高铁客运站,推出列车互联网订餐服务,为旅客提供更多品种、口味的餐食服务。(《北京青年报》)
高铁网络订餐固然是好事,但具体运作还需完善配套举措,把事办好。网络订餐对旅客而言,虽然多了选择,但旅客更注重经济实惠。这些可以向乘客提供餐饮的企业都是经过筛选的,但不知与车上餐饮相比,其具体优势何在?如果价格老高,选择有限,那就有违初衷,容易让“网络订餐”流于空谈。因此,如何让网络订餐为旅客所青睐,有更多实质“内容”,就成为关键。
从报道看,通过12306网订餐,流程似乎比较简单,明确所订餐食费用(含配送费)均按社会网络订餐规则办理也比较合理,但有人提出,能否利用现有市面上有名的网上订餐平台,让旅客随心所欲使用?笔者看法是,可否考虑多网并存,而不应局限于只能通过12306网订餐。毕竟,旅客的认知和口味不同,途径多一些,办法活一点,总是好事。
再如,线下的订餐如何更好地通过车站送到旅客指定的车厢和席位;提供服务的站点如何进一步“扩容”;餐饮如何明码标价,并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平台提供者、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配送单位等相关资质、准入条件、餐食卫生等进行监督,进而为旅客提供安全放心的餐饮食品等,都是好事如何办好的“要素”。
总之,高铁推出网络订餐,是铁路深化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公平开放的高铁餐饮市场,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的新举措,绝对是好事。但要把好事办好,还有许多文章可做、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