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将
近日,河北邯郸市涉县后池村新愚公希望小学遭遇一桩怪事:一家单位在捐助贫困学生书画艺术爱心拍卖会上,当众将写有20万元的现金支票模型送到校领导手中,事后却只给了2000元。有关人士称,“20万元现金支票”属于一个演出道具,不应该视为爱心捐款。记者多次与提供“现金支票”的单位取得联系,但均未成功。(《燕赵晚报》)
见过不守信的,还没见过这种不守信的。如果不想捐款,就别捐,谁也不会强迫你捐;既然承诺捐款,就应该兑现诺言,不能出尔反尔。这样的“献爱心”,不仅有悖社会公德,而且严重伤害了众人的心。
如果按照这位人士“20万元现金支票”属于一个演出道具的话,那么这场爱心拍卖会就是这家单位的专场演出,就是让这家单位逢场作戏,糊弄观众的。说句不好听的,糊弄观众还得分个场合,看看台下坐的是什么观众,糊弄一群需要帮助的观众,于心何忍?单位的责任与担当去哪儿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于去年9月1日起施行,有关部门应依法对这件怪事调查清楚,给受捐者一个交代,给公众一个交代,坚决捍卫慈善的尊严,绝不能让这些人打着慈善的旗号玩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