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村乡丽美梦筑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7月21日 星期

把群众当亲戚 把自己当群众


根据全市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安排,2016年6月,我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来到了临颍县大郭镇辛庄村。

忘不了初到辛庄村时的情景,村里的路都是土路,我们的车陷进泥窝,被村支书用拖拉机拉了出来。村里竟然还有泥巴房子、泥巴墙,这让从小生长在城市、工作在机关,从没有乡村生活经历和乡村工作经验的我压力倍增。面对陌生的环境,肩负神圣的脱贫攻坚任务,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了“攻坚”两个字的含义。千头万绪,我的驻村工作该如何开始?

母亲出生在农村,得知我要驻村时,她握着我的手温和地说:“不要怕,你只要把他们当成是你的亲戚,真心相待,你就会知道村民们想什么;知道了他们的想法,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把群众当亲戚,把自己当群众,母亲说的话被我日后的每项工作证实为真理,我也真正领悟到,群众是如此的质朴,你把他们放心上,他们自然就会把你当亲人。对于第一书记都需要做哪些工作,我是这样总结的:

一要调查研究,摸清村情。要想迅速把村情摸清,就要做一个熟悉情况的“村里人”。我每到一家,都要和他们唠家常、聊想法,刚驻村时还因为说话太多出现了咽喉红肿,发声困难。但也就是这个“东家说李家讲”,让我很快掌握了村情民意。

二要发动群众,开阔视野。如何让村民理解我、信任我、支持我,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前提条件。到了村里,一定要放下身段,把自己当成农民,这样才能让村民有强烈的认同感。同时,要多听多问多征求意见,知道村民想什么,促使自己多思多想有思路。这一年多的驻村工作,我就是通过完成一件件的小事,才逐渐获得了村民的信任。现在村民们都会说:“有困难,找赵静书记!”能跟群众打成一片,我非常欣慰。

三要因地制宜,找准脱贫法子。针对辛庄村实际,我们探索实施了“土地流转550亩,种植药用菊花”的产业扶贫模式,每亩地的纯收入达到3000元,提高了土地的运用率;在增加土地流转收入和菊花种植用工期收入上努力,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产业种植,实现了以产业助贫困户脱贫;注重引导村组剩余劳动力参加实用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逐步摆脱贫困。

驻村工作是我35年工作历程中最大的挑战,也为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尤其是村民们的认可更是给我带来了快乐,这种快乐是在别处体会不到的。驻村后我一直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辛庄村做点什么。以至于我不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立刻就会想到这个会对驻村有帮助吗?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家人,都会频繁地听到我的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给我所驻的贫困村带来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吗?”事实上,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被我打动,也为辛庄村做了很多实在的事情。感谢他们!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只要用心去思考,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群众交朋友,把群众当亲戚,用心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并为他们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才能做好驻村工作。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