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本地亲子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7月28日 星期

孩子暑假账单“不便宜”

7月26日,孩子们在某足球俱乐部练球。

□文/图 本报记者 潘丽亚

上补习班、上兴趣班、外出旅游、参加夏令营……对于孩子而言,暑假可能比上学还要忙碌;而对于家长呢,暑假则意味着要在孩子身上花更多的钱。虽然不少家长一方面大叹“赚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可另一方面砸起钱来丝毫不手软。

孩子暑期消费高于往常

7月25日至26日,记者随机走访了20多位家长,孩子的年龄从幼儿园到高中不等。问及孩子在暑假的花费情况,家长普遍表示:比上学时开销要大得多。如今暑假仅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孩子的花费就基本上都在2000元以上。

市民刘娟的儿子过了暑假就要上九年级,面临中招的压力,刘娟给儿子报了三科的一对一辅导,一次去草原旅游和一次郑州方特水上乐园玩的计划。“这个暑假光孩子的额外花销就在万元左右。主要是花在一对一辅导上,三个科目每节课150元至300元不等。”刘娟说,暑假除了补习功课,也想让孩子能够有玩的时间,所以每年暑假的旅游都是少不了的。

相对于刘娟万元左右的花销,市民张琳琳认为儿子花了3000多元算是少的。

张琳琳的儿子今年该上小学三年级,考虑到让孩子多一些玩的时间,张琳琳仅给孩子报了一个书法班和一个英语班,这两个班的费用是2000元左右。另外,张琳琳已经给孩子报了一个夏令营,费用是1400多元。

暑期班受家长热捧

采访中记者发现,暑期花费除了吃穿用这些必需的花费外,家长的开销主要用在了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和旅游上。在谈到暑期孩子的花费时,家长们都表示“真不便宜”。但为何家长们花起钱来不心疼呢?家长们也有不同的看法。

“别的孩子都在进步,自家孩子不学本身就是一种退步。”市民邓先生的儿子该上小学六年级了,今年暑假报了作文、数学、英语三个辅导班,因为邓先生担心孩子不补习就是变相地退步,看到孩子成绩有所进步,这些花费还是很值得的。

“闺女喜欢音乐,平时没有时间学,趁着暑假我给她报了一个小提琴班。”市民徐燕说,费用在2000元左右,女儿喜欢,她觉得这钱花得值。

而另一部分家长则是认为“给孩子找个地方待着就行。”这主要是因为大人要上班,孩子无人照看,孩子独自在家除了玩游戏就是看电视,而且家长也不放心,干脆报个暑假班让孩子有事儿干就行了。

家长陪伴很重要

对于家长们的心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邹冬妮表示,家长们不想让孩子落后于同伴们的心理虽能理解,但并不一定能得到孩子们的认同,不少孩子对于上辅导班、补习班都是被动接受的,这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会起多大作用。她认为,暑假期间,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夏令营、野外拓展之类的活动,这些活动虽然是在玩儿,实际上可以在玩中学,孩子们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增强孩子与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家长不一定非要花钱给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带孩子逛逛图书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增长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也可以趁着暑假多陪伴一下孩子,带孩子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旅游,开阔孩子的眼界,让孩子接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孩子有家长的陪伴,对孩子心理上是一种支持,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真正有意义的活动并不在于花费的多少,而是在于家长与孩子一起的参与度。”邹冬妮说。

编后:

作为家庭核心,孩子是全家的未来,暑假生活如何轻松快乐地度过,也是每一位家长最为上心的事情。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为孩子“计深远”,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为此,家长省吃俭用,孩子也不得不在炎炎夏日奔走在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的路上,让本应轻松的假期成了比上学还要忙的“第三学期”。孩子长时间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育,会导致学习兴趣丧失,甚至造成厌学情绪。其实在这份暑期账单里承载着的是家长满满的期盼和父母无法计量的爱。

孩子的成长需要空间和时间,设置假期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调整和休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还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不仅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还需要家长观念的转变。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